Downloads
Download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的新疆地名文化教学研究
邵鹏博1,郭义2
1.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2.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新疆昌吉
地名不仅具有地理属性,还具有文化属性,将其融入国际中文教育可作为传播地域文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本文通过阐释新疆地名文化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分析融入新疆地名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探讨将新疆地名文化融入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以期拓展和丰富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的内涵。
1 引言
地名是一定社会群体为表示特定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语言文字代号,通过语言符号表示一定地理部位。地名不仅具有地理属性,同时还具有文化属性。在一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人类活动与事件,以及地形地貌特征,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均蕴含于看似普通的地名中。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的观念等都可以从地名中获取[1]。新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元的民俗文化以及多民族的风俗习惯,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独有的地域人文资源,必然也会体现在新疆的地名文化中得到体现[2]。
根据牛汝极(1987)[3]等的研究,新疆地名研究源远流长,最早对新疆地名研究可追溯到汉代。进入新世纪以来不同学科的学者开始关注和介入新疆地名的研究,有语言文字层面的(赵杰2003[4],付鸿军,虞锐2015[5]),文化特质层面的(王维克2016),文化融合层面的(史淑珍2014[6]),文旅创新层面的(申红梅2018[7]),民族交往层面的(古丽夏提·阿不都克里木2005[8],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2022[9])……可谓从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对新疆地名文化展开了研究。为我们从“文化资源”“教学素材”层面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因为新疆的地名文化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民族语言文化的融合[10],所以其地域特色始终熠熠生辉,成为新疆历史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人文景观[11]。
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妥善处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地名作为语言中的专有名词,其反映的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民族融合、地方风俗等,成为文化教学与传播的重要媒介。同时新疆地名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来华留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广泛使用,他们通过接触、了解和学习地名文化,不仅能够掌握汉语知识,习得汉字,还能深入了解新疆各民族语言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丰富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内容,同时发挥地名文化的文旅价值,让来华留学生更好了解和认识新疆,了解中国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文化特点。
2 新疆地名的语言特点
地名作为语言符号,代表了地理实体的称谓,是遵循特定语言规则而构成的语言词汇体系的一部分,人们通过这些语言词汇来标识特定的地理位置。不同地区展现出其独特的语言特征。新疆地名的语言特征与其他地区不同,其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地名来源丰富、多种语言混合、地名含义多样以及受历史语言影响等方面。
2.1 地名来源丰富
新疆自古以来便与汉藏语系、印欧语系及阿尔泰语系等三大语系有所接触。据学者研究现用的许多新疆地名都出自于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有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蒙古语、锡伯语和塔吉克语等[12],因此新疆地名的来源极其丰富,如: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源于蒙古语,意为美丽的牧场;石油城克拉玛依市,源于维吾尔语,意为黑油;阿克陶县,源自柯尔克孜语,取白山之意;察布查尔在锡伯语中意为粮仓……董其印(2008)还从民族语言文化的相互融合(如特克斯、塔城和尼勒克等源于蒙古语, 阿克苏、额敏等源于维吾尔语等)、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观念(如迪化,今乌鲁木齐、和靖县,今和静县等)、当地的物产矿藏(如盐湖、墨玉、哈巴河等)、自然环境、地理特征以及植被(如石河子、博湖县、沙湾、晶河:今精河县、白杨沟等)、民族迁徙的历史(如巴州境内的和硕县、阿克苏地区的温宿县、乌鲁木齐市的王家梁等)、记录古代国家名称(如直接用古国名命名的焉耆, 尉犁、轮台、莎车、于阗等)、祈求安宁生活状态(如取自汉语丰收之意的民丰县、源于维吾尔语繁荣之意的阿瓦提,诸如此类的还有阜康、福海等)等七个不同层面介绍了新疆地名的来源。
新疆地区地名的丰富来源反映了该地区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多种语言的相互融合,孕育出一个独特的地名体系。
2.2 多种语言混合
新疆地名的又一个特点是不同语言的混合使用,其中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混合最为显著。按照牛汝极(1989)的统计,根据语言情况,新疆地名来源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民族语地名的汉语音译,如库车、和田源自于印欧语系,阿克苏、阿克陶源自于阿勒泰语系,喀纳斯、库尔勒则是蒙古语地名;第二类是双语地名,这类地名因汉语文和民族语文音、义均不同,各有各的名称,并行使用。 如温宿是汉代西域地名,维吾尔语称“阿克苏阔纳协海尔”、昭苏,蒙古语称“塔尔巴哈台”等。另据王维克(2016)统计,目前新疆县级行政区划共99个,其中双语地名有40个。如汉语地名新源,蒙古语称巩乃斯;叶城是由缩写的维吾尔语“叶儿羌”加汉语“城”构成等;第三类是汉语地名的民族语音译,如源自于汉藏语系的阜康、新和、石河子等;第四类是民族语地名的汉语音译,如墨玉、温泉等。
新疆地名的混合特征是不同语系居民共同开发新疆、建设新疆和历代中央政府治理新疆的历史见证。不同的民族和语言在这里交融,使得地名的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使得其地名含义也丰富多样。
2.3 地名含义多样
新疆地名富含文化和历史意义,原因在于其含义多样。同一个地名,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来源,这反映了新疆多元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如,阿勒泰地区的可可托海,有人认为这个名字源自蒙古语,意为“茂密的树丛”,而还有人则认为它是哈萨克语中的“蓝色的河湾”,这是同一地名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差异。还有一个地名在同一语言中也有诸多解释上的差异,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关于“博尔塔拉”一词的含义,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该词源自蒙古语,意指“灰色草原”;第二种观点同样认为其源自蒙古语,但意为“银色的草原”;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它在蒙古语中的含义是“青色草原”。这三种观点在差异中亦显现出共性,普遍认同“博尔塔拉”一词指的是某种特定色彩的草原。此推论建立在“博尔塔拉”一词中的“塔拉”在蒙古语中意指广袤的草原地带。尽管目前尚无法精确判定“博尔塔拉”具体指向何种颜色的草原,但可以确定的是,该地名与草原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
由此可见,新疆地名的多样性不仅反映了语言上的差异,同时也彰显了该地区历史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进一步映射出新疆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2.4 历史语言影响
新疆地名的形成通常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部分地名可能源自已经消逝的古代民族语言,如莎车、于田、疏勒等,据推测它们可能源自古代粟特人、吐火罗人等民族的语言。这些地名的存在,不仅作为历史的见证,同时也为研究古代民族语言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在新疆,历史上曾有一系列地名被废弃,然而在清代或更晚期,这些地名又重新得到启用。尽管被赋予了不同的地理位置,它们的名称却得以保存下来。如,“疏勒”、“鄯善”、“轮台”等古地名,尽管在古代和现代均有使用,但它们所指的具体地理位置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地名的复生现象,不仅增加了地名的复杂性,同时也映射出新疆历史演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新疆地名还受到历史和语言演变的影响。如,乌鲁木齐有说源自蒙古语,意为美丽的草原或牧场。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乌鲁木齐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的轮台城。清代文献中,乌鲁木齐常被称为“轮台”。乾隆时期,该城更名为“迪化”,在清代特指迪化城,民间仍广泛使用乌鲁木齐。新疆建省后,迪化成为省会,迪化之名逐渐取代乌鲁木齐。1945年11月1日,迪化市政府成立。1954年2月1日,迪化市正式更名为乌鲁木齐市。
新疆地名体现了多民族和语言文化的交融,它们不仅是地理标志,也记录了新疆多元一体的历史和文化。
3 新疆地名的文化内涵
地名作为文化现象的体现,蕴含着丰富的词汇资源以及鲜明的地域特色。新疆地名保存并承载了众多的文化信息,其独特的地名文化不仅展示了新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彰显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的民族特色。此外,新疆地名还记录了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历史,以及各民族共同参与开发、建设新疆的交流与融合历程。新疆的地名具有丰富的语言文化内涵、地理环境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3.1 语言文化内涵
新疆地名所蕴含的语言文化价值,不仅彰显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还体现在其语言的多样性与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之中。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区域,新疆见证了各民族语言文化的相互融合,从而孕育出一种独特的地名文化风貌。前文我们分析了新疆地名的语言特点,除了汉语地名,新疆亦拥有众多以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地理名称,这些地名均源自于对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经过音译转换的少数民族地名,其字面含义并不显而易见。然而,诸多此类地名承载着原少数民族语言的深层意义。如,位于新疆北部的“克拉玛依市”,从汉字本身难以理解其含义,因为这是一个源自维吾尔语的转译地名。“克拉qara”在维吾尔语中意指“黑色”,而“玛依maj”则指“油”,组合在一起表示“黑色的油”,意指“产油之地”,直接点明了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吐鲁番,源自维吾尔语,意为“富饶之地”;而伊犁,则是蒙古语“伊勒”的转音,意味着“光明显达”。此类以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地名众多,它们所蕴含的意义简单而质朴,映射出少数民族的自然生活风貌,同时构成了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语言景观。
新疆的地名中还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学信息。这些地名不仅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还揭示了语言演变的复杂过程。如,众多地名中的“库尔”、“巴依”、“塔什”等词汇,分别源自哈萨克语、维吾尔语和塔吉克语,它们各自承载着特定的地理和文化含义。
“库尔”在哈萨克语中意指荒滩,如,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喀什塔什乡的库尔尕克村因位于沙漠腹地,水资源匮乏,故名。在维吾尔语中“巴依”意为富庶,如,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的巴依托海镇,因地处喀什河与伊犁河汇合处而得名意为富饶的河湾。塔吉克语中的“塔什”指“石头”,如,新疆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意指“石头城”,反映了该地区的地理特征。位于新疆库尔勒市的塔什店镇,因该地附近矿产资源丰富,以石灰岩、大理石居多,人们就根据其地理实体特征命名,塔什店,意为石头驿站。这种命名方式不仅揭示了地名的字面意义,也记录了新疆人民对自然环境的认识,还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新疆地名的构词方式也很多样,既有单纯词,如“天山”“塔里木”,也有复合词,如“阿克苏”意为“白水城”,由表示白色的“aq”和表示水的“su”组合而成。新疆地名所蕴含的语言学信息,为我们探究这一地区的语言演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同时,通过对这些地名的深入研究,也能深入了解该地区多民族、多语言交融的历史进程。
3.2 地理文化特色
新疆地名的命名富含地理与文化特色,其显著特征之一是对地理特征的准确描绘。新疆地形错综复杂,涵盖了高山、盆地、沙漠、草原等多种地貌。正是由于这种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不同地区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也在地名中得到了映射和体现。
3.2.1 地形地貌的反映
如,昆仑山脉,作为新疆南部的自然屏障,其名源于古汉语,意指“天之柱”,体现了古人对这座雄伟山脉的崇敬之情;天山山脉横贯新疆中部,其名亦源自汉语,意为“天际之山”,生动地勾勒出其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再如,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得名于该县丰富的温泉资源,新疆塔城地区的沙湾县则因其境内河流多沙而得名。
3.2.2 物产矿藏的标识
新疆资源丰富,很多地名均源于当地矿藏或特产。如,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旧称可可托海,哈萨克语意为“蓝色的河湾”,因其盛产黄金及稀有金属而著称,现名富蕴则直接映射出其物产富饶。新疆和田地区的墨玉县,得名于当地盛产的黑色玉石,直接体现了该地区的矿产特色。
3.2.3 然环境的描绘
新疆气候干燥,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这样的自然环境在地名中也有所反映。如,哈密,古称伊州,因哈密瓜而闻名于世,其名也间接反映了当地干旱少雨、适宜瓜果生长的气候条件。“奎屯”源自蒙古语,意为寒冷。因该地区冬季气温常降至零下二十多度,以“寒冷”命名颇为贴切。
新疆地名富含文化意义,源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丰富的民族构成以及多样性语言的融合,同时也深受历史变迁和文化互动的影响。
3.3 历史文化价值
3.3.1 民族迁徙与融合的见证
新疆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活动的地区,众多民族在此迁徙并繁衍生息,地名中往往蕴含着民族迁徙与融合的历史信息。如,“和硕”原为蒙古部落名。公元1771年,和硕特部东归后,迁徙至该地并建县,取名和硕。除和硕特部的蒙古族外,其他民族亦在新疆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前文述及的“哈密”,该地名源自古代哈密回鹘王国,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回鹘民族在新疆历史舞台上活跃的见证。再如,“喀什”其名源自古代疏勒国,为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该地区自古以来即为多民族聚居之地,也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另据统计,在新疆地名中,以西北方言后缀“子”构成的地名有百余个,如石河子、独山子和三道河子等。这显然与历史上我国西北地区民众迁入新疆有关。
从地名中可见,新疆的历史是一部多民族迁徙、交流、融合的历史。每个地名皆为历史之见证,每个民族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历史的印记。
3.3.2 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的历史
自西汉时期设立西域都护府以来,直至清代政府设立新疆省,历代中央政权均对新疆的治理予以高度重视。新疆及其辖内地名也能间接反映出中央政府对该地区治理力度逐步强化的历史轨迹。如,作为我国历史上开发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国策之一的移民屯田,对新疆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而出现的许多地名也延续至今。与屯田有关的地名用字有“屯”、“工”、“宫”、“台”、“营”、“户”等。如“屯”,有头屯河(区)、奎屯(市)、北屯(市)等;“工”、“宫”,有头工(区)、二工(乡)、二宫(村)等;“台”有奇台(县)、五工台(镇)、三台(镇)等;“营”有小营盘(镇);“户”有八家户(农场、街道)、凉州户(镇)、军户农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等。屯垦戍边事业发展到现代,又出现了使用数字的地名,这主要存在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辖地,如农一师,89团,124连等。
新疆地名的变更还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认真贯彻执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多个地名进行了更改,如改“迪化市”为乌鲁木齐市,改“乾德县”为米泉县;改“孚远县”为吉木萨尔县;改“红旗公社”为达勒特镇……等。这些更改为新疆地名文化注入了新元素,留下了新的文明印记,并赋予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感。
新疆地名反映了该地区的地理特征、物产、自然环境,记录了民族迁徙和融合,承载了历史和文化传承。将新疆地名中的语言及文化资源融入到国际中文教育当中,不仅能丰富来华留学生的语言文化学习,同时也有助于各国留学生在开展文化感知,体验游学的过程中通过地名及其文化认识新疆,了解中国。
4 地名文化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价值及意义
地名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这些资源可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宝贵素材。从地名入手向来华留学生介绍中国文化是一种新尝试,新挑战。鉴于地名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且用词相对集中,将其融入国际中文教学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还能激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从而进一步激发留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国际中文教育的效果。刘丰玮(2019)[13]从对外汉字教学的视角进行分析认为,地名教学对于拓展汉字教学的思路具有积极意义。从实际需求的角度来看,地名的学习对于来华留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陌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地名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渗透着文化的传播,促使留学生从语言技能的学习逐渐过渡至对文化的深入理解。
综上,我们认为将新疆地名文化融入到来华留学生的语言和文化教学中,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来华留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增强语言学习动力,促进语言应用能力;增强地域认同感的同时,提升文化理解和适应能力。
4.1 丰富教学资源,拓宽视野与知识
地名教学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古典诗词中的“楼兰”、“轮台”到现代都市的“乌鲁木齐”“喀什”……,从山川湖海的命名到民族聚居区的特色地名,从蕴含丰富语言学信息的多语系命名到汉语、民族语地名的相互音译,这些地名资源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来促进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与创新。
将新疆地名文化融入来华留学生的语言和文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还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成效。此外,留学生在课外能够亲身感知新疆的地名文化,通过实地游学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强大的学习动力和更明确的学习目标,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汉语。当然,地名教学的范畴并不仅限于国内,亦可拓展至国外。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地名文化,学生能够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特色、历史传统以及社会演进。此类跨文化学习经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其跨文化交流与适应能力。
4.2 增强语言学习动力,促进语言应用能力
地名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在旅行导航、社会交往还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对地名的掌握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地名的教学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自然和准确地使用中文进行日常交流和表达。同时,通过学习地名,学生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文中的方位词、地理名词等语言元素,从而提升整体的语言学习和应用能力。
新疆地名及其书写形式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中词汇和汉字学习的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具备实用性。众多地名具有独特的语音特征,构词方法,以及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这些因素均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将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语言学习过程转变为充满活力和趣味的体验。当学习者能够准确地读出、拼写这些地名,并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时,他们将体会到成就感,这将反过来促进他们学习中文的积极性和热情。
4.3 增强地域认同感,提升文化适应能力
对于初到新疆学习的各国留学生而言,由于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不熟悉的语言、符号、习俗等文化元素,文化适应问题时有发生,甚至还可能出现文化休克现象,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了影响。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侧重于从宏观层面介绍中国文化,而对地名文化的具体教学则显得不足,这种做法不利于地名文化的深入开展,亦未能有效提升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地名作为文化的承载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信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通过学习新疆地名文化,来华留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该地区的民族构成、地理特点、历史演变以及风俗习惯,进而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各地的文化特征和社会习俗,从而对特定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地域认同感的提升,有助于推动来华留学生与中国社会的深入融合和友好交流,进而增进对中华文化的全面理解和尊重。这种跨文化的理解和体验,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提升他们的文化适应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5 地名文化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将地名文化融入国际中文教育,体现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教学实践的创新。为将新疆地名文化有效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文化教学中,我们尝试从推进课程体系构建,优化课程内容规划;重视教学资源整合,探索教学方法创新,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强化教学效果评价这三个层面来探索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方法。
5.1 推进课程体系构建,优化课程内容规划
通过将地名文化融入汉语听力、阅读、口语、写作等基础课程,使其成为国际中文教育语言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尝试开设以新疆地名文化为主题的选修课程或短期培训项目,如“新疆地名文化探秘”、“新疆地名与中华历史”等专题课程,来满足不同层次留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课程内容的优化方面,可采取融入地名元素、实施分级分阶设计以及穿插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课程内容的质量。
5.1.1 融入地名元素
在汉语语言和文化课程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意识有选择地增加地名文化的内容,设计专门的地名文化单元或课程模块,涵盖新疆各地地名的起源演变、文化寓意及地理特征等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5.1.2 分级分阶设计
根据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水平和文化兴趣点,将新疆地名文化内容分级分阶设计。初级阶段注重基础地名认知与发音,中级阶段学习掌握地名汉字的电写或手写并了解地名背后的文化内涵,高级阶段则鼓励学生进行地名文化的实践探究与对比分析。
5.1.3 穿插案例分析
在《中国文化》《中国概况》等课程中穿插新疆地名文化的案例分析,如通过讲述某个大家熟悉或感兴趣地名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其语言特点和文化意义,从而加深对该地名的理解和记忆。
5.2 重视教学资源整合,探索教学方法创新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视频、音频、图片等,生动呈现与新疆地名相关的自然景观、民族融合及历史变迁素材,增强地名文化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地名学习。如,利用在线地图工具查找地名位置、了解地理特征;利用搜索引擎了解地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利用社交媒体分享学习心得和体验,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通过情境模拟教学来创设地名文化的学习情境,如模拟旅行、地名故事讲解、洋导游带你游新疆等,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习相关地名词汇、练习语言表达及了解文化习俗,加深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设计以新疆地名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学习任务,如地名故事创作、地名文化调研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深化理解。可选取同一地区古今地名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地名变迁的原因、过程及反映的社会历史变迁,帮助学生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理解地名文化。还可引导学生对比国内外地名的命名特点、文化内涵及背后的社会文化,通过对比分析,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地名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5.3 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强化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感知中国、文化游学、专题调研等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到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地名文化的实地考察,如古城、景点、民俗村等,通过亲身体验感知新疆地名文化的魅力。同时鼓励学生围绕所见所闻所感所学来进行地名故事、诗歌、短文、短视频等作品创作,加深对地名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形成持续改进的教学机制。通过建立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在内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全面评估新疆地名文化教学的效果。
6 结语
地名具有重要的语言、文化、历史甚至经济价值。作为文化教学与传播的载体和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地名不仅能够增进来华留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学习了解新疆地域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进而增强语言应用及跨文化交流能力。本文在深入分析新疆地名的特征、文化内涵以及将地名文化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后,结合国际中文教育文化课程的教学特点,探讨了将地名文化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然而,关于国际中文教育中新疆地名文化教学的其他相关议题,鉴于篇幅等限制,未来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致谢
基金项目: 2021年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新时期视觉文化转向中新疆区域形象的 重构(21BYY142);2022年新疆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提升中华文化传播能力为核心的实践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XJDX2022YJG31);2023年新疆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不忘初“新”——文化自信视角的新疆地名文化资源开发及应用研究(202310755030);2023年汉语国际推广中亚基地建设项目:中华文化符号传播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表达方式研究。
参考文献
[2] 王维克. 新疆地名的文化特质[J]. 中国地名, 2016(08): 18-19.
[3] 牛汝极. 新疆地名中的文化透视[J]. 语言与翻译, 1989(02): 20-25.
[4] 赵杰. 新疆多语地名的语言探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1-4.
[5] 付鸿军, 虞锐.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43(05): 152-156.
[6] 史淑珍. 从地名看新疆多民族地区的文化融合[J]. 学习月刊, 2014(04): 10-11.
[7] 申红梅. 新疆:让“地名、地理标志”成为脱贫“金字招牌”[J]. 中国地名, 2018(08): 4-5.
[8] 古丽夏提·阿不都克里木. 地名是社会历史和语言的记录[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2): 201.
[9] 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 地名所反映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新疆多种语地名语义考[J]. 西部蒙古论坛, 2022(04): 90-102.
[10] 郭玮. 从地名看新疆的地域文化[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 36(09): 120-122.
[11] 李树辉. 新疆地名文化:语源、语义和文化特点[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1(04): 54-65.
[12] 董印其. 试论新疆地名中的地域文化因素[J].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 65-67.
[13] 刘丰玮. 例谈汉语国际教育下的地名教学[J]. 文学教育(上), 2019(04):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