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创新环境艺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2024). 教育学刊, 2(1). https://doi.org/10.62836/jer.v2n1.0228014

创新环境艺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辛玉杰,王志杰,赵楠,孔祥通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曲阜

本文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不同教学模式,探索建立专业工作室制的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性,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怎样去建设,使专业学习紧密结合项目实践、设计教育跟社会服务融合一体,努力培育出新时代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 工作室制 教学模式 专业项目

1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多年,在快速创新发展的节奏下,每个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数也随着人口出生率的原因在校生增加迅猛,与此同时高校也积极创新探索课程体系跟教学模式,重新定位定义艺术设计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同时也融汇了一些先进的国外教育思想,陆续出现了各种专业导向的工作室,顺应社会需求去创新设计教育模式,探索和形成以就业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实操和动手能力、艺术与技术衡重的设计教育模式。

2 传统课堂对比工作室制教学

在传统形式课堂教学过程中, 通常都是老师“灌输”给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在这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只能机械地被动听课,学生与老师之间失去了科学性的专业互动和经验交流,作业完成主要以迎合老师的个人判断为目的,教学内容也是长期原版不变,没有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去创新和改变,脱离社会需求,变为象牙塔里的梦想化设计。而实际上设计专业标准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要求学生除了学会普遍性的设计模式和表现手法,还要能参与到现实的项目里面去,在项目的学习中传承和延续设计思想,这是设计专业的独特之处,是根本不会在传统课堂里仅仅重复单一的学术就可以得到的。 理论可以学习、技术可以通过实操去学习、艺术可以培育,但设计智慧必须依托实践经验的沉淀去完成。工作室制教学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延续和延伸传统课堂教学且去不断补充加以完善。从现实的教学实际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实操类的课程热情更高。 在以专业理论跟项目实操相融合的工作室教学里,把理论学习为重的传统课堂教学创新为以处理项目、设计实践和处理问题为重的多维交流式教学,项目内容紧密结合行业前沿技术,所接触的专业知识更宽泛、富足,使同学们更直接、深层次地熟知现实行业中的发展趋势、决策过程、材料与工艺流程序、经营观念等,能极大地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效果和应用性;此外,同学们在团队配合中,依照各身的水平、特征和优势,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同学们在杂乱的人际关系里培育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强化同学们的适应能力、变通能力, 尤其是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储备社会经验,更好、更迅速地满足市场标准。所以,工作室制教学比传统课堂教学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更丰富的实践可能,在培育设计人才上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1]

3 有必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立工作室

在我国实际的市场经济发展下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创新更为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以工作室为单位的实践教学模式,为社会和行业培育高素质、高水平的设计专业人才创设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3.1 站在学生角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明显的学科特点就是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同学们要掌握这门学科,不单单要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和坚固的专业功底,还需要扎实的社会实践经验。创新工作室制教育模式后,可以使同学们获得开放式的学习机会,优化同学们本行业需要的工作岗位和行业要求的应有本领、创新本领、技术操作本领、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团队协作本领等,使同学们自身价值跟社会价值都能得以实现,培育出切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还有,同学们按小组参与项目,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使得交流更为顺利,气氛融洽,有利于促进师生情感,营造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3.2 站在教师角度

创新工作室教学模式除了培养学生,还能够在教学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施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基础是要有能力突出的学科带头人作为责任人,要有结构合理、专业性扎实的理论团队作为老师师资支撑,这样才能确保设计项目的到位,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完成设计和教学任务。在这样的平台下,原本仅仅担任几门课程的专业老师们就要转型全面负责或协助指导设计课题跟实际项目,假如仅仅具有知识背景显然难以担此重任,所以,在职教师只有持续地优化和提升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又拥有精湛的设计技能的专业设计老师。

3.3 站在学校角度

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效果,取决于课堂教学跟工作室实践相结合的程度,也跟其自身的实践性特点相符,工作室制的创新不仅体现了教学模式的人性化,还同时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站在学校角度,借助工作室这一平台参与社会项目,有助于“产学研一体化”整体发展,有利于学校跟企业融合,能够给学校带来一些经济效益,同时除此之外还能够培育出专业扎实的、受企业青睐的设计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增强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品牌,进而形成高效循环的实践型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以工作室这一平台还能对吸引优秀师资的加入注入动力,有利于培育优秀的教师团队。因为在持续的校企合作中,搭建了与社会优秀人才分享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可能还会有机会引进行业中的优秀设计师加入团队。

3.4 站在企业角度

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透过历年就业数据,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4年本科教育(或者3年专科教育)毕业后,还须增加三五年的工作锻炼,才有可能把所学的专业知识逐步与社会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而大部分企业认为招收缺乏实际经验的员工再去重新培训技能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财力,但实际上这个应该在学校阶段,需要增加的一道技能教育程序,还是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代替学校完成了[2]。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工作室教学模式,校内实训和企业实训高效融合,促进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相融合,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为企业供给了一批批能够就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专业技术和动手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同时也减轻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

4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

伴随持续深化教育理念,每个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陆续创设了各具特色的工作室制全新教学模式。创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新型工作室,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基础,由专业课带头人领队、同学们参与,组成项目研究的师生团队,具有一定的设计科研水平,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效用,形成“产—学—研、 课堂—工作室—社会实践”的系统教学模式。

4.1 模式建构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是关于营造人类生存空间环境的学科,要处理的问题主要是空间科学化和艺术化、材料与施工工艺室内外环境设计和陈设设计等多个方面。创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新的教学模式,应建立在把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实际工作岗位的专项技能需求作为依据,设立多种类型的新型工作室,重点包含:室内设计类型、景观设计类型、材料与施工实训类型、设计表现与绘图类型、模型制作类型等。一个工作室单独由相关专业的教学团队分管,同学们的专业课程是以工作室为教学平台、以项目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待学生进入特定的工作室后,在项目实训中学习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就比如室内设计工作室与景观设计工作室是专业项目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典型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与方案设计能力,艺术修养及设计理念相对成熟的学生切合选择此类工作室,进入工作室即面对有关的行业工作岗位,在岗位上参加项目实践;材料与施工实训工作室重点培育同学们的设计管理技能,以及对施工工艺和装饰材料的掌握;设计表现与绘图工作室重点培育学生的制图技能,借助手绘工具或电绘软件把设计思想描述出来;模型制作工作室重点培育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把握设计的技能,加深对设计的理解和掌控,充分发挥创造力。

4.2 教学形式

工作室教学重点以专业课题或项目教学的模式施行。专业课题的设置应从小向大、从易向难。教师引导同学们对课题展开探讨,充分发现、发挥同学们的创新力,培育自学能力和设计掌控技能,培育市场观念和团队抱团精神,多视角地培育同学们的专业品质和动手能力。项目教学是以完成项目、设计实践和处理问题为重点的多维互动式教学,由工作室老师磋商、承接社会项目,或以当学期开展的某设计比赛为完成目标,项目的选择应顺应社会发展大潮,并按照教学日历来制订教学方案,学校和企业教学团队一起制定课程标准,下达项目工作,有条件、有目标地组织同学们参与,在同学们完成从沟通—设计—施工—后期维护这个基础的设计过程中,验证和吸收所学的理论知识,培育环境艺术设计技能型人才“创新+实践+管理”的关键能力[3]

4.3 教学内容

如何选择工作室教学内容,重点侧重学术结合技术、理论结合实践的高效整合,同时参考同学们的专业水平、学习技能和教学日历等因素。就比如在景观设计工作室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项目, 一来是进行理论解说,二来是有实地的项目访问与探问、材料与施工流程的实训,还有具体的设计创意等,依据行业的工艺规范与技术标准来逐一施行。项目来源最好是行业的实际项目,也可以是当学年正在开展的相关设计比赛或者虚拟活动,项目的选择要具有直观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研究和处理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4.4 运作方式

工作室采用双向选择的模式。同学们通过一两年的专业基础学习之后,按照期末评价、职业筹划、个人喜好、工作室特点等,展开师生互选。同学们进入有关的工作室继续进修学习,进行项目实践,组成初具设计研发水平的师生团队,形成“产—学—研、 课堂—工作室—社会实践”的关联式教学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为工作室和学院建设带来一些经济效益[4]

4.5 问题与思考

因为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工作室设计项目没办法到位的情况可能会出现,此时应该怎样把工作室教学成功地开展下去?工作室的成立初衷并不是单纯为了经济效益,它最初想法就是作为一个学校的教学平台,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高效服务于教学,工作室教学自身就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项目,在没有实际项目的状况下,专业教师可以借助虚拟的项目来完成教学活动,或者是组织同学们参加当时期行业内的相关设计比赛,提升学院的名气,同时为同学们储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切实接到项目时有充足的技能和水准去解决设计和教学任务;还有就是,在工作室成立的一开始,学校可提供一定的科研资金来支撑工作室教学活动的开展,步入正轨后即可能够自给自足甚至获利。

5 小结

探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新的模式,为老师和同学们供给了一个开放的、概括性的教育教学平台,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乐趣与创业、就业意识,巩固了老师们的责任感,促进了师生双方彼此间的高效互动。同学们在施行中学习,老师们在施行中教学,教育与实践一体化,形成“产—学—研、 课堂—工作室—社会实践”的循环式教学模式,当然,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还需要优化和创新很多方面,但无疑不能脱离的是结合当前形势下最适合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潮流。我们应不停地在专业项目的教学施行中超越传统观念,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创造型的艺术设计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经济、文化发展而服务[5]

参考文献

[1]薛开. 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的探讨[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陈燕, 江彪. 论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在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现状及对策[J]. 才智.
[3]吴国强. 设计教育与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J]. 装饰.
[4]傅祎. 以专题研究为导向的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初探[M]. 第三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优秀论文集, 2008.
[5]谢冰.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3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5823.2022.0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