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Download
人工智能背景下能源学科创新科技人才培育与成长. (2025). 教育学刊, 194-198. https://doi.org/10.62836/jer.v3n10.0804
Copyright (c) 2025 石雷, 饶政华, 刘江维, 陈梅洁, 刘斌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人工智能背景下能源学科创新科技人才培育与成长
石雷*,饶政华,刘江维,陈梅洁,刘斌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摘要:为适应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趋势,培养适合人工智能背景下能源动力行业需求的创新科技人才,迫切要求调整能源类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人工智能与能源学科的深度融合。本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下的创新思维,从校内调整、社会合作与多元融合三个方面出发探究人才培养新模式,旨在培养出适应时代的具备多学科贯通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与系统思维的能源动力类人才,为能源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春婵. 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J]. 数据, 2021, (Z1): 22-25.
[2] 陈玉民, 崔馨, 任燕燕, 等. 基于知识融合的智慧能源课程体系内涵与构建方法探索[J]. 高教学刊, 2024, 10(30): 19-22+26.
[3] 郗欢欢. 基于人工智能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商用汽车, 2024, (06): 52-54.
[4] 刘革平, 王星, 高楠, 等. 从虚拟现实到元宇宙:在线教育的新方向[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1, 33(06): 12-22.
[5] 祝智庭, 戴岭, 赵晓伟, 等. 新质人才培养:数智时代教育的新使命[J]. 电化教育研究, 2024, 45(01): 52-60.
[6] 周益民, 陈文宇. “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21, (Z1): 30-34.
[2] 陈玉民, 崔馨, 任燕燕, 等. 基于知识融合的智慧能源课程体系内涵与构建方法探索[J]. 高教学刊, 2024, 10(30): 19-22+26.
[3] 郗欢欢. 基于人工智能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商用汽车, 2024, (06): 52-54.
[4] 刘革平, 王星, 高楠, 等. 从虚拟现实到元宇宙:在线教育的新方向[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1, 33(06): 12-22.
[5] 祝智庭, 戴岭, 赵晓伟, 等. 新质人才培养:数智时代教育的新使命[J]. 电化教育研究, 2024, 45(01): 52-60.
[6] 周益民, 陈文宇. “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21, (Z1): 3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