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Download

中、高职衔接转段模式实践探索. (2025). 教育学刊, 3(9), 48-52. https://doi.org/10.62836/
Copyright (c) 2025 孙燕霞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中、高职衔接转段模式实践探索
孙燕霞
吉林化工学院,吉林省吉林市
摘要:深入研究了中高职衔接转段模式的政策支持,立足于吉林化工学院中高“3+2”贯通培养工作,剖析了当前中高“3+2”贯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课程体系衔接、学分累积与转换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以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周桂莲,魏白光,孙大志.基于中高职衔接转段模式下学分累计与转换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报, 2020(10): 48-52.
[2]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年).[EB/OL]. 2010.7.29.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
[4] 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 教发,2014.
[5] 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 国发, 2019.
[6] 国务院.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Z].国发, 2021.
[7] 国务院.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Z].国发, 2022.
[8]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教职成字〔2014〕5号) [Z].2014.
[9]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吉发〔2014〕22号)[Z]. 2014.
[10]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吉政发〔2016〕14号)[Z]. 2016.
[11]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0年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教职成〔2020〕18号)[Z]. 2020.
[12] 李晓婧. 中高职贯通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的实践探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10): 18-21.
[13] 崔玲. 中高职“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8.
[14] 胡小平.电子商务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天津市职业院校为例[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
[2]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年).[EB/OL]. 2010.7.29.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
[4] 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 教发,2014.
[5] 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 国发, 2019.
[6] 国务院.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Z].国发, 2021.
[7] 国务院.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Z].国发, 2022.
[8]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教职成字〔2014〕5号) [Z].2014.
[9]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吉发〔2014〕22号)[Z]. 2014.
[10]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吉政发〔2016〕14号)[Z]. 2016.
[11]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0年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教职成〔2020〕18号)[Z]. 2020.
[12] 李晓婧. 中高职贯通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的实践探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10): 18-21.
[13] 崔玲. 中高职“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8.
[14] 胡小平.电子商务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天津市职业院校为例[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