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Download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研究
钟晓辉1,熊昌芹2,*
1.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江西赣州;
2.江西理工大学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西赣州
本文探讨了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背景、意义、现状及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党史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新时代面临的全球大变局下,高校肩负着培养思想合格接班人的重任。党史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当前,高校党史教育存在大学生认知不足、教育机制不完善、党史未能融入思政课堂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创新党史教育方式、加强党史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以提升党史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1背景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党史教育的重要性,并发布相关条例和意见。在2024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党史学习教育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功能,彰显了党史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战略地位。早在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将党史教育作为必修课和常修课,深入推进党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是人才聚集之地,是思想健全之地,也是国家培养人才之地。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培养大学生成才的伟大使命。高校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在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高校党史教育面临着新挑战,如何在新时代下做好高校党史教育工作,为祖国培养思想合格的接班人,成为当今高校育人工作的重点。
2意义
2.1 党史教育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精神的“钙”,是塑造价值观的核心基础,能够引导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驱动自觉的行动。大学生唯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出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具备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能力。高校大学生通过深入了解党史,真正领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明白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在短短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不断了解和领悟中国共产党历史,了解无数前辈的英勇事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1]。
2.2 党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要求大学生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做到学史爱党,学史爱国,是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2]。在新时代下,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世界正发生着未有之大变局,不良思想正侵蚀着大学生对党史的正确认识,出现了大学生对党史文化的不自信,对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的认识不深刻等问题。因此,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时,要加强大学生对于党在历史长河里,进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深刻认识,学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抵抗侵略、取得独立,并获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的历史事实,有助于遏制不良思想对大学生的思想侵蚀,激发大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
2.3 党史教育培养大学生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的建党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的动力源泉,同时,它还是中国共产党无畏艰难、勇往直前、突破一切障碍的精神特质。
在新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应当具有不惧困难、奋发图强的精神品质,而党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百年党史,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的特区精神、新时代下的抗疫精神,一代代共产党人传承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李大钊、董存瑞、陈延年等英雄,他们为了革命和党的利益,不惜牺牲生命,展现了无畏、忠诚、奉献精神;钱学森、焦裕禄、王进喜等为党和国家事业鞠躬尽瘁、奋斗不息的精神。通过加强党史教育,使大学生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并传承和弘扬建党精神[3]。
3新时代下的学生党史教育现状
3.1 大学生对党史教育认知不足
对于高校的党史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对党史教育高度重视,还需要大学生对党史教育有认知积极性,能够主动的去学习党史。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还未成熟,思想信念不够坚定,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致使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将所学的党史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对党史的理解过于表面化,对党史知识往往是死记硬背;另一方面,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主观意识变得更加强烈,只学习自己所想学的知识以及课程所要求的知识,逐渐出现学习功利化,对于非专业课程的党史教育,大学生认为党史教育对于自身发展没有帮助,并且党史教育不与学分挂钩,导致大学生对党史教育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党史教育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以党史教育作为主题的常态化机制,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党史素养不够高,党史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缺乏党史专题讲座、校内党史宣传、课外党史实践活动等,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于党史学习的多样化需求。此外,高校教师在讲解党史内容时大部分都是对事件内容的叙述,而“00后”大学生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饱经风霜的年代,在单调的文字叙述的教学中难以感同身受,甚至会产生排斥的心理,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党史教育。大部分高校还缺乏以党史教育为主的考核机制,大学生的党史学习主要依赖于自觉和硬性要求,缺乏考核机制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党史教育内容,无法保证党史教育的质量。
3.3 党史教育未能充分融入思政课堂
目前部分高校面临着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困境,其主要原因是未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渠道作用。大学生的党史教育应当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载体,只有两者相互融合,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然而目前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没有党史专题,所开设的六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式与政策》虽然都有涉及部分党史知识,但内容分布散乱,且课时有限,分配给党史教育的课时较少,无法深刻讲解党史内容,很难在思政课堂中融入党史内容。
4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措施
4.1 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
学生社区是由学校的学生组成的一个紧密的人际关系群体,在这里,人们互相关照、相互帮助、在面对疾病时相互扶持,充满人情味。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为获取新知识而聚集在一起的群体,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利益诉求。国内学者时长江认为,高校学生社区是指围绕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公寓、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特定区域,是课堂学习之外的生活、休息、学习、交往、娱乐、个体及群体活动的主要场所。
以宿舍楼建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将党史教育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围绕“党史育人”的任务中心,对学生社区进行系统化党史教育。以楼栋长为主要组织者,进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区活动指导工作,定期邀请思想政治课教师深入社区,开展党史理论宣讲和实践指导。,使各楼层长深刻领悟党史理论知识,各楼层长组织该楼层寝室集中学习党史知识。楼栋长并定期组织开展党史实践活动,以每楼层为单位进行校内或校外党史实践活动,使所学党史知识能得以应用。“一站式”学生社区打破了专业、年级的限制,营造学生社区党史学习良好氛围,通过建立学生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了党史教育能真正深入学生内心[4]。
4.2 创新党史教育方式
高校在开展党史教育时,对于党史知识和内容的讲解不能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党史知识失去兴趣。要创新党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思政课堂中融入党史专题章节,分配给党史教育更多课时,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党史知识。此外,开展党史教育基地考察活动,一方面有条件的院校可以挖掘自身校史中所含有的红色事迹,据此创建校内党史教育基地,另一方面也要积极组织开展党史教育实践活动,如将党史知识融入“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高校教师、辅导员也要亲身参与实践教学,发挥动员引领作用。
“00后”出生在互联网时代,这个群体对社交媒体感兴趣,高校在进行党史教育时,应当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运用网络媒体,依托不同平台和形式,精心策划网络党史教育内容,加强党史教育互联网阵地建设,在网络平台中增强学生党史学习的积极性。
4.3 加强党史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党史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高校应重视党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史教育教师。学校应建立党史教育教师的培训机制,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党史专题培训、交流学习、学术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党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也要鼓励教师开展党史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和教学案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党史课程的学术性和吸引力。还可以通过邀请党史专家学者讲学、开展讲座等方式,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学校应建立多元化的党史教育师资团队,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参与党史教育工作。通过学科交叉和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可以丰富党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党史教育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教师可以共同开发跨学科的党史课程,将党史教育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增强其对党史知识的兴趣和理解[5]。
5展望
展望未来,高校党史教育将在创新与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高校在党史教育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未来,高校应进一步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将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确保党史教育深入人心。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和新媒体将成为党史教育的重要工具。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途径,增强党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党的历史与精神。
未来的党史教育将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高校应在保持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活动、社会调研、红色基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党史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些措施,党史教育不仅将成为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将为新时代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信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致谢
本文由基金项目:2022年江西理工大学党建研究项目 “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研究”(项目编号:DJXM2020005)资助。
参考文献
[2] 薛华磊.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与举措探析[J]. 南北桥, 2022, (13): 94-96.
[3] 林志强. 新时代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1, (11): 40-42.
[4] 韦扬.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现状及路径探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J]. 现代商贸工业, 2023, 44(24): 83-85.
[5] 雷中浩.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3, 25(6): 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