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Download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应用型民办高校法学生就业方向研究
郑文彬, 任盈
长春财经学院法学院, 吉林长春
摘要: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与此同时,法学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3月,全国共有本科院校1275所,其中开设法学院的有625所,国内法学本科与硕博研究生在校生总计92.24万人,而公法检系统内编制的数量和容量本身有限,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法学生面向就业岗位的竞争压力必然会愈来愈大。同时,应用型民办高校法学专业办学规模正逐步扩大,其也向社会输入相当数量的法律人才,但由于民办高校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培养学生类型的差异性,使得民办高校的法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十分有限。为了改善应用型民办高校法学生就业较困难的现状,笔者针对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结合法学生当前的就业困境,探讨应用型民办高校法学生就业的可行方向,便于法学生找到与自己专业能力契合的岗位,在保质保量解决法学生的就业难题时,也避免了人才资源的过度浪费。
1 应用型民办高校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1.1 民办高校注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
公办院校往往注重培养法学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强调学术研究和理论深度,而民办高校则更倾向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应用型民办高校秉持着“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本色理念,同时以法治治理需求为方向、以学科交叉融合为趋向、以校地协同育人为导向的特色[1],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相关政策,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以及涉外活动中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2]。
1.2 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学注重针对性和实践性
民办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方向,灵活调整课程设置,例如,培养法律会计人才,会计学专业知识与法学专业知识双向并行授课于学生;培养法律事务人才,便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调查、证据调查、案例分析等方面的能力,相较于公办院校法学教学的全面性,应用型民办高校则更加强调课程的针对性。
同时民办高校擅于设计从案例教学—体验教学—模拟教学—仿真教学—全真教学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校外专业实习三大实践教学模块[3],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以适应新时代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相较于侧重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公办院校,应用型民办高校在法学教育中更加注重教学环节的实践性。
1.3 应用型民办高校注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中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实践中,从社会中更好地锻炼自身,做到自身素质与社会环境更好融合。
2 应用型民办高校法学生的就业困境
2.1 法学专业本身学习难度大
法学专业要求法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方面来看,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法学专业涉及宪法、民法、刑法、商法、国际法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大量的法律条文、案例和理论需要掌握。学生需要记忆和理解大量的法律术语、概念和原则,且理论本身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这对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实践方面来看,学生需要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法律实习等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法律实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往往涉及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利益关系,这种实践导向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2.2 社会对民办高校认可度不高
随着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民办本科教育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更多重视。但是我国的民办本科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理论指导和办学经验还不够完善,人们对民办高校教育的认识度不高,很少有学生和家长能够真正认识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同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同和民办高校教育的偏见,导致民办高校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民办高校的毕业生被很多家长不看好,大多数用人单位也不重视,这就导致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遭受用人单位忽视或轻视的现象时有发生。
2.3 法学生自身因素影响就业选择
众所周知,民办高校生源质量不高,因此自身因素和就业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表现:一是思想具有局限性,“眼高手低”“高职高薪”[4]思想一直存在于大学生的思维中,大学生往往没有了解自身情况与自己能力寻找职业,反而盲目地与他人就社会认可的光鲜亮丽、高知高薪的几个职业激烈竞争。二是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民办高校招收学生高考分数普遍游走于本科线上下,这类大学生往往缺乏自控力,法学专业本身学习难度比较高,如果学生在校期间不好好地学习专业知识,面向社会后,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不能顺利就业。
3 应用型民办高校法学生就业的可行方向
应用型民办高校着重于“应用”二字,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类学生不应只拘泥于与研究型大学学生竞争考研、考公等传统毕业去向,不应只局限于公、检、法、律师等传统熟知职业,其应该洞悉法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以及当前时代潮流,发掘新型法律职业人才缺口,适应社会需要,根据自身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应用型职业新赛道。
3.1 学科交叉,走差异化竞争路线
应用型民办高校中,不乏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扎实的法学生,该类学生可以在在读期间,辅修一门及以上的非法学学科,将法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融合[5],以应对现代化社会中复杂多变的法律问题和挑战。同时学习跨学科知识,可以将其作为自己的独特优势,区别于单修法学与单修其他专业的学生,作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竞争优势大,就业渠道广。
例如,法学与金融学相融合,社会规范与运行机制相结合,形成互补,使得学生在理解法律规范的同时,也能运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评估与投资决策,便于法学生从事金融产品的法律合规审查、风险管理、法律顾问、投融资法律服务等工作。
3.2 走数字化与法律科技相结合的职业道路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在当今社会蓬勃发展,朝着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生活在其中,也就产生了新的需要,也由此催生了各种新型职业的出现,新型的法律职业当然也包含其中,该法律职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借用科技制作法律工具类职业、利用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提供在线服务的职业。
3.2.1 依据科技制作法律工具类职业
法律智能助手开发者占据该类型职业的主流,这些开发者致力于开发法律智能助手软件或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撰写、法律研究等辅助服务。这些智能助手能够24小时在线服务,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提高法律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适用于法学知识与技能不牢固,有空闲时间且对科技感兴趣的应用型民办高校法学生。
3.2.2 利用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提供在线服务的职业
该职业主要包括在线法律咨询师、法律科技平台运营者等。他们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在线法律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实现用户与律师的实时沟通,解决用户的法律问题。这些线上职业,虽然要求法学生具有过硬的法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但线上咨询的客流量大,法学生的被咨询几率大,所以其可以成为应用型民办高校法学生毕业后的新兴就业方向。
3.3 参加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益机构
随着社会对公益法律服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需要法律支持。法律人士可以为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益机构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它们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其运营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这其中包括合同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税务问题、劳动关系以及与捐赠和资助相关的法律事务。也可以参与政策制定和倡导工作,帮助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益机构影响公共政策,推动有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虽然加入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益机构的法律人士在逐渐增多,但总体上加入该组织和机构的人数较少。应用型民办高校的法学生秉持着社会责任感加入其中,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实现自身的意义[6],并在此过程中接触到各种实际案例和问题,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应用型技巧用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法律实务能力。同时,组织内的团队合作和跨部门协作也能帮助他们提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且非营利性组织往往注重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为法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2] 黄婉瑜. 新形势下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指导工作方法研究[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第九辑.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2021: 2.
[3] 姜雪琦.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法学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 法制博览, 2023, (28): 163-165.
[4] 滕洪月. 浅谈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才智. 2014, (10): 86.
[5] 余艳清. 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J].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7, 32(02): 46-50.
[6] 张思明, 苍瑶. 浅析新文科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四川劳动保障. 2024, (0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