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高中生物与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衔接策略研究. (2025). 教育学刊, 3(8), 155-161. https://doi.org/10.62836/

高中生物与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衔接策略研究

徐晓愉1,刘明艳2,曹晓琴2* 

1.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湖北利川;

2. 江汉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湖北武汉

摘要:本文以一特定研究对象--“光合作用影响因素探究”实验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高中与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衔接困境。通过分析高中与大学生物化学实验存在的严重的脱节现象,提出了较有效的高中实验设计优化策略,最后实践研究来验证其实用性。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实验设计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很有可能为高中与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提供有效的实践依据与理论支撑。

高中生物 大学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衔接和优化 光合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婷婷. 高中–高校“双向奔赴”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进展, 2023, 13(3): 859-865. https://doi. org/10.12677/AE.2023.133138.
[2] 李玲玲.普通高中依托高校办学:实践经验、现实挑战与政策导向——以上海市A区为例[J]. 教育科学, 2023, 39(04): 39-46.
[3] 占燕青. 验证性生物实验的教学策略[J]. 新课程(下), 2018, (10): 16.
[4] 詹振凤. 高中生物学《分子与细胞》模块学习进阶教学研究——以“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为例[J]. 教育进展,2025, 15(1): 329-33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1049.
[5] 毛梦, 丁林敏, 孙志宏, 等. 大学与高中生物化学部分衔接的研究[J]. 科教导刊(下旬), 2020, (15): 146-148.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5.06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7] 林楠楠.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C]//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 2025年第一届文化信息与教育发展论坛论文集(上).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2025: 3. DOI:10.26914/c.cnkihy.2025.000103.
[8] 杨延雯.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西南大学, 2021. DOI:10.27684/d.cnki.gxndx.2021.003993.
[9] 陈雪容.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问题及解决途径[J]. 高考, 2021, (17): 49-50.
[10] 江舟, 王维, 杨艳. 学分制改革下生物化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2, (02): 295-296. DOI:10.19566/j.cnki.cn35-1285/tq.2022.02.127.
[11] 卢彦, 张冬梅, 李俊, 等.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高教学刊, 2020, (32): 137-140.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0.32.034.
[12] 刘洪艳, 袁媛. 基于“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衔接策略[J]. 中学生物教学, 2021, (27): 21-23
[13] 王宇.高中生物学教学与生物科学类专业衔接现状及教学设计[D].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DOI:10.27159/d.cnki.ghzsu.2019.002626.
[14] 曹文静.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实践研究[D]. 扬州大学,2023.DOI:10.27441/d.cnki. gyzdu.2023.001734.
[15] 刘文志.基于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高中生物学深度学习策略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22. DOI:10.27347/d.cnki. gssdu.2022.000534.
[16] 朱明辉.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技能训练”栏目的特点及教学建议[J]. 生物学教学, 2013, 38 (01): 20-21.
[17] 樊佳, 郑冬超, 阎臻, 等.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生物化学实验改革探索[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3, 21 (04): 86-90.
[18] 闫小红, 吴琴玉, 郭荣华, 周兵, 张争光, 万海清. 中学和大学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比较分析——以“动物的细胞”为例[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10): 581-591. https://doi. org/10.12677/ces.2024.121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