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元宇宙视域下师生双向驱动式团队共促模型. (2025). 教育学刊, 12-16. https://doi.org/10.62836/jer.v3n7.0439

元宇宙视域下师生双向驱动式团队共促模型

范长英,付瑞*,孙昊,张玉涛,蔡迪

潍坊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山东潍坊

摘要:研究立足数智时代应用型高校教育转型需求,依托元宇宙“虚拟化-沉浸化-泛在化”三阶技术底座,突出“人类智能+人工智能”(HI-AI)协同生产体的优势,搭建“智能知识中枢系统”,创设“教师进阶发展-师生团队协作-学生自适应成长”的三元虚实融生实践场域,打造一体化云聚学术研创坊, 激活师生认知重构、情感联结、行为协同与价值共创的四维积极生态行为,形成“团队目标牵引-个体价值反哺”双向驱动机制。模型旨在借助元宇宙具身化协作策略推动“个体能力跃迁→团队效能升级→育人质量迭代”闭环反哺演进,最终形成“技术赋能-人文交互-生态协同”三维融合框架,为应用型教育模式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双重范式。

元宇宙 教育范式革新 师生双向驱动 价值共创

参考文献

[1]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创新教育新篇章——元宇宙教育共识》[EB/OL]. 2022-08-15.
[2] 李海峰,王炜.元宇宙+教育:未来虚实融生的教育发展新样态[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2(01): 47-56.
[3] 董旖旎.元宇宙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2(7): 91- 95.
[4] 杨鑫, 贾良定,蔡亚华,等.团队认知多样性和个体创造力的关系研究——以社会网络和关系性人口学为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06): 152-162.
[5] 叶俊民,周进,李超.情感计算教育应用的多维透视[J]. 开放教育研究,2020,26(06):77 -88.
[6] 谢泉峰,刘要悟.具身模拟:人工智能赋能的学习变革[J]. 课程. 教材. 教法, 2020,40(12): 116-122.
[7] Dreu D, Nijstad WKC,et al.Group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A motiva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J].PsychologyofAesthetics,Creativity,and the Arts, 2011, 5(1): 81-89.
[8] 严孟帅, 乔治·贝利尔.具身认知理论中的教育戏剧:身体现象学视角[J]. 理论月刊,2021,(06): 15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