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Download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研究
李帅1,王地2
1.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曲阜;
2.青岛黄海学院,山东青岛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投资体制、管理机制等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有较大的区别外,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与普通高等院校没有区别。通过调研,在山东的众多民办高校中,公共艺术教育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大多数民办高校都成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公共艺术中心,部分民办高校由于办学规模不大只成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但是都相继开展了全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但是由于民办学校的特殊办学模式和经费开支模式,以及部分高校领导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偏见和轻视,使得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存在较大的问题,整体形势并不乐观。
(一)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公共艺术教育观念相对滞后陕西民办高校的教育体制是以“智育”为中心,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向。近年来,虽然在理论上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培养过程中的许多实质性问题达成了某些共识,但还存在“重学科专业教育,轻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大部分民办高校缺乏人文思想的根基和浓厚氛围,其结果给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遗留了极大的弊端。尽管部分学校领导也采取了若干促成与推动的举措,但却缺乏切实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致使公共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在西安众多民办高校中,受我国传统的重理轻文的教育观念以及注重就业率的大形势下,在实际的办学理念上依旧是偏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1]。
(二)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内容缺乏本土艺术特色现西安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音乐、美术和影视方面,且多以欣赏课为主,内容缺乏本土艺术特色。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共八门:《音乐鉴赏》、《艺术导论》、《美术鉴赏》、《影视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书法鉴赏》。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公开课带给学生的知识量甚至远超过公共艺术课程[2]。比如,影片赏析,网络上的名人讲解影片赏析绝大多数都比在校教师讲的透彻生动。因此部分公共艺术课程逐渐呈现出陷入尴尬境地的趋势。实际上,我们可以在课程设置上融入本土艺术特色,比如高校就可以把陕西皮影艺术、剪纸艺术、泥塑艺术融入到公共艺术课程中去,一方面传承了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能够增加课堂趣味性,地域性,唤起学生的熟悉感,认同感[3]。此外,课程设置还应该具有引导课外活动的作用,在民办高校中,学生的艺术思维相对公办高校更为活跃,他们期待能有更多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但很多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都有欠缺,仅仅依靠学校艺术社团和一些零散的文娱活动来点缀校园生活是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的,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良好平台,很多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内化为艺术素质修养。
(三)师资队伍力量不均衡,结构不合理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根据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发展要求,在高校中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全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由公共艺术中心和文化与艺术学院的教师承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共有专兼职教师共18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1%(低于0.15%–0.2%)。如果商贸学院所有艺术专业背景的教师都能为全校本科生上一门公选课的话,师资问题可有大为改观,但是多数艺术教师在为本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课之后,其工作量己经满足或超额完成了,这样的结使得师资短缺的现象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四)一部分师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民办高校固有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就业率的片面保障极易影响教师和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因此导致了部分高校管理者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隐患直接在多数教师和学生身上显现。在现实就业压力下,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更注重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缺乏对学生人文和艺术潜能的挖掘。很多民办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被放在甚至还不如选修课的地位上,开课时间被放在晚上或周末进行。
(五)艺术教育过于集中化,公共艺术教育不普及民办高校在艺术教育精英化的方面呈现出更为突出的特点。由于民办高校在公共艺术方面投入较少,但却在各种能够体现学校软实力的比赛中又迫切需要体现优异的艺术教育成果,因此在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往往集中在本来就是艺术特长生的少部分同学身上,送他们外出培训,为他们购置表演道具,这样做的结果是:更多的学生只能沦为观众去欣赏这些艺术特长生的特长表演。实则内心羡慕却又无奈。这些做法从本质上背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公共艺术教育是对普通学生进行艺术熏陶,而并非是为艺术生进行艺术教育。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关于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理论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4]。第一,从一定意义上填补了目前在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中的空白,必将极大地丰富公共艺术教育理论,促进新形势下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科学化。第二,由于本文是专门针对民办高校这一系统的,因此,它将对民办高校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适应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课程建设的科学化要求。
(六)2010年–2020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从1995年研究至今已有20多年了,从最初的确定公共艺术教育概念,到近些年来的各项深入研究,无疑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是发展的同时也有着不断地尝试、不断的探索与不断的创新。通过对2010年–2020年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统计分析,笔者总结出三个方面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第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在“美育”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予以加强
邵阳学院姚武认为:全国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多还停留在提倡丰富学生文娱活动方面,对于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湖南理工学院徐振祥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在提高学生个体文化艺术素养和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科目、教材和课程教学内容需得到统一;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曲琳琳认为:各普通高校一般都是根据学校自身的师资量、教学水平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增强了课程设置的随意性。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仲晴晴认为:公共艺术课程设置,需要分层次、选修必修兼有、统编教材。河池学院曾宏华认为公共艺术课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没有找好课程定位。南通职业大学唐劲松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应该是艺术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增强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原则[5]。
第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需加强。
河南大学王新认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应精通艺术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文化价值观。
郑州师范学院韩若男认为:有很多非艺术专业领域的教师也由于种种原因承担了艺术类课程,最终将导致艺术教育的严重偏差。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盐城师范学院潘龙瑞认为:公共艺术教育专职教师少,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同样存在的不同的差异,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受教育程度。
参考文献
[2]刘颖, 胡志伟. 浅析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J]. 音乐时空.
[3]郭原. 高校美术教育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 艺术教育, 2009: 46.
[4]吴金铭. 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J]. 教育探索, 2007: 72–73.
[5]韦静涛. 论高校美术鉴赏课创新教学[J]. 中国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