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重温宋元都市文化 慰藉青葱学子心灵: 《图说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 (2023). 教育学刊, 1(2). https://cn.sgsci.org/index.php/jyxk/article/view/31

重温宋元都市文化 慰藉青葱学子心灵

《图说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

施雪洲

鳌江四中,浙江平阳

七年级项目化活动内容是以人教版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来确定主题《图说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通过教师课堂分析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生制作体现宋元时期文化特色的相关作品或视频、师生共赏共析共评作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实现“在文化课中浸润家国情怀”的目的。

宋元 都市文化 家国情怀

1 案例背景

七年级项目化活动内容是以人教版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来确定主题《图说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案例的课程目标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热爱祖国,以服务于国家富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培养核心素养[1]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美国学者罗兹·墨菲

外国学者对宋朝的向往,体现了宋朝极具吸引力。

两千多年前,《大学》里写道,“古之欲明德于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串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体现了古代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家国一体,“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强调的是一种在了解中国国情基础上形成的对国家的认同感,对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由此衍生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了祖国前途与命运而承担社会责任[2]

家国情怀作为最高层次的核心素养,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是历史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归宿,体现出对历史课程所承载的培育和涵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望[3]

3 案例实施流程

本次项目化活动立足于课程标准,通过教师课堂分析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生制作体现宋元时期文化特色的相关作品或视频、师生共赏共析共评作品,实现“在文化课中浸润家国情怀”的目的。

活动分四个流程规划,如表1所示:

表1.流程规划

子任务

子任务名称

学习任务安排

支持性工具

任务一

(1课时)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本讲解

完成《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

任务二

(1课时)

学生作品创造

书法、绘画、海报、视频等方式创造相关作品

多媒体、纸笔

任务三

(1课时)

师生共赏海报

展示学生海报作品,师生共同挑选优秀作品

展板展示

任务四

学生撰写感悟、体会

评比学生的优秀作品

优秀作品展示

预期成果与评价:

成果展示:学生明确宋元时期的都市发展情况和具体文化成就,并通过各种形式展示。

评价量表:如图1所示:

图1.评价量表

驱动性问题:驱动性问题“依据对宋元繁荣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地位的理解,今天的学子如何重温当时的场景?”

3.1 多媒体课堂教学

谢情文老师借助多媒体完成《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堂教学。谢老师的《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围绕宋元的文化史和都市生活史展开,从宋元时期著名的词、曲作品,联系时代特征、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充分感受“宋元时期为什么多是爱国忧民的作品主题”[4];特别是围绕宋元的都市生活史,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思考“宋元时期都市文化为何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5]。深入引导的问题,“为什么杂剧多口语化?”,让学生明确表演、欣赏对象是都市百姓,引出“市民阶层”的概念,补充唐都长安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而宋元的市井都市,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繁荣由此可见一斑(图2)。课堂互动环节,学生化身导游,制作旅游攻略,引导学生领略祖国的大美江山,体会家国情怀。

图2.学生上台讲述日落前击钲三百下情境,细致观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繁荣的经济使得市民生活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吃吃喝喝的需求满足后,市民可能追求什么新需求的满足,引出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生活也丰富起来。展示学生的作品创造,书法、绘画、海报、视频、说唱、PPT等相关作品。

3.2 学生PPT讲述情景

学生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课件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对所表现的信息产生极佳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愉快(图3)。

图3.学生们以说唱宋元时期著名的词曲作品,以PPT形式展示宋元时期著名建筑作品。

3.3 学生板报作品展示

我校举办了宋元时期文化主题黑板报,为了提升学生健康品质,培养同学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生活氛围(图4)。

图4.学生以绘画形式想象中的宋元时期吃住行,交通装备,记载宋元时期宋词元曲,以墙报形式展现宋元文化结构和社情民意。

3.4 书法优秀作品,师生共赏

为助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师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全体师生的书写能力,营造“人人正确书写规范汉字”的良好氛围,专注认真,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一幅幅优美的钢笔字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有的刚劲有力,有的俊美秀气,有的大方得体,有的行云流水……一个个工工整整的方块字,从学生们稚嫩的手中倾泻而出;一张张整洁素雅的纸笺,记录着孩子们心中对中华文化的领悟,真正做到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益美,让“墨香溢满校园”,让汉字神韵常新永存,经典文化源远流长(图5)。

图5.学生书法作品展示。

3.5 学生说唱表演《宋元太美》

学生结合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自主改编了流行乐曲,将娱乐和学习有机结合,活跃了教学的气氛,也给学生们创造了深刻的记忆点,更有利于学生吸收知识,老师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走近学生群体,同打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图6)。

图6.学生说唱表演《宋元太美》。

4 案例反思

选择开展项目化活动主题《图说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主要是根据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学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活动项目单一枯燥等原因,且进一步推进北师大“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区域整体改革试点工作,根据温州市教研院暨北师大项目化指导小组对该校学生、教师、家长访谈、问卷、听课等全方面的反馈意见:学生的核心素养下降(连续的两个学期,目前教育模式下,全球的核心素养下降),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能延缓核心素养下降;普通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等迫切需要心理调节,项目化学习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课堂更有趣,更能促进学生间情感交流,增进师生情感。感受宋元时期在更广阔的天地展现不一样的生活气息,感受古人的智慧,也为当下久被学业困扰的学子带来不一样的精神享受,宋元的多彩都市文化,形式多样,题材丰富,慰藉学子的心灵,感受中华传统的文化底蕴、也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带来深远的影响。

让生活回归课堂,也让课本知识走向生活,让学生内化课堂学习内容,使课堂知识向课外延伸,体验一种真正“有生活”的历史,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亲切的、触手可及的,让历史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激发学生对灿烂文化的欣赏之情。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宋元的多彩都市文化,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创作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联系,教给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事物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注重从整体上、从历史的角度去观察和把握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新宇. 中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增强责任意识"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历史教学问题, 2022, (7): 67–68.
[2]杨红瑛.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J]. 文渊(中学版), 2020, (10): 12–13.
[3]彭波. 初中历史渗透核心价值观的研究[J]. 科学咨询, 2021, (5): 43–44.
[4]蔡振达. 挖掘生活中教学资源的策略与方法初探[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0, (8): 56–57.
[5]张倩倩. “画”中的繁华—“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经济社会发展”教学设计与实施[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1, (1): 19–20.

Most read articles by the same auth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