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Download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融入传统文化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花艺课程中的应用
金立敏,董春兰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摘要:本文通过对模块化研究的意义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总结了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花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现状。文章对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花艺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内容包括确定模块内容与目标、分阶段教学与实践、互动式教学与评估、持续创新与完善四个方面。最后文章对传统文化融入模块化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阐述与总结。
1 模块化教学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1.1 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模块化教学就是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分解成许多独立的小单元,在保证内容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兴趣选择模块进行学习[1]。模块化教学对于需要每年融入流行趋势和讯息的花艺课程,让课程内容的更新和迭代更容易操作,只需要单独更新或替换特定模块,而无需重构整个课程;模块化教学给专业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策略选择的同时,也更能有效地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
总之,模块化教学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就业匹配度、适应地方需求和挑战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模块化教学不仅能模仿实际工作场景来提高学生的体验度,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行业竞争力,这将为他们毕业提供更大帮助,有能力适应不同的职场需求[2]。在实践过程中模块化教学不仅在教育领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于推动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终身学习以及适应未来职场需求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2 模块化发展的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花艺设计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偏好,运用系统智能推荐最适合学生的学习的模块,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和满意度,而一带一路虚拟花艺比赛的国际赛事连续开赛,使得花艺仿真软件迅速普及,为设计提供了更方便条件。
为了拓宽视野、满足学生增强综合素质的需求, 未来的花艺设计模块化教学还会更多地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除了农科学生必学的植物学、花卉学、花卉采后处理、环境设计等内容,还会涉及到花艺手绘、色彩美学、艺术史等跨学科的内容,这种跨课程的体系中模块化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同时花艺设计课程模块化教学将更加注重实践与商业的结合,网络直播的普及,使得花艺摄影、电商运营、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模块也成了最大的需求,而模块的教学能够快速帮学生了解花艺的商业模式和运营规律, 为就业坚实的基础。而花艺设计本身属于艺术范畴,国际化、多元化的花艺设计模块化教学也将更加注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前期我校通过引入德国花艺考证课程、荷兰花艺考证课程、组织中法学生进行花艺交流活动,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花艺文化和技术,从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2 传统教学理念下花艺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花艺设计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教师根据教材系统的讲解花卉的种类、花文化、花卉特性以及花艺设计的基本原理,这往往会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理论知识,而经费不足、缺乏实践条件、或者教师的动手能力不足等多因素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将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场景中。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能力弱,难以在实际工作中迅速适应。另外,传统教学方法采用的“一刀切”模式更是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每个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专业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和天赋不同, 设定的职业规划也不同,就业重点方向也可能不同,而面对这些纷杂的需求,传统教学往往要求所有学生掌握相同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对花艺设计课程失去兴趣。
在课程设置上,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花艺设计课程往往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一般课程大纲五年一调整,一个大纲使用期间课程内容固定不变,难以跟上花艺行业快说发展的新趋势,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缺乏竞争力, 难以找到对口的高薪工作。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花艺设计教学往往缺乏与行业的互动和合作,缺乏与业内人士的交流和合作机会,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限制了他们对花艺行业的了解和认识[3]。
3 花艺设计模块化教学的现状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不断接受最新的教学理念冲击与洗礼,模块化教学在不同的课程中都得到了重视,同样在花艺设计课中模块化教学也更加受到重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将复杂的花艺设计知识体系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而且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每次课堂都有直观的作品呈现,从简到繁、从单品到场景,更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花艺设计的核心技能。
目前,我学校花艺设计课程已经进行了几个学期的模块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花艺设计课程的模块如下详见表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花艺模块化教学也逐渐兴起,短小精悍的模块,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4]。在未来,伴随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模块化教学将在花艺设计课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花艺设计师。
4 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花艺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 确定模块内容与目标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花艺设计课程的总体目标,课程与课程之间要有上下承接的同时,将该门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应涵盖特定的知识点和技能,例如我校花艺设计基础课程分成:花艺基础知识、对称式构图在插花中应用、花束设计与制作三个项目,12个模块。每个模块应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确保学生在完成每个模块后能够掌握相应的技能。
4.2 分阶段教学与实践
在模块化教学中,教师应按照模块的难易程度和逻辑关系,安排分阶段的教学计划。每个阶段结束后,学生应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我校花卉生产与花艺专业学生上三个学期的花艺课程,第一学期在完成基础花材识别与处理模块后, 学生进行简单的花束制作练习;在第二学期又将学习不同国家流行的花束包装方法、 在第三学期有有架构花束模块,通过由浅入深的学习,学生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能力不断提升。
4.3 互动式教学与评估
模块化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通过任务启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每次优秀作品在校的走廊、大厅及花艺展示厅供全校师生参观。同时,教师应定期对每个模块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大家对作品投票、理论测试、实际操作考核等方式,确保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另外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设选修课,有志于从事婚礼花艺设计的学生,可以重点学习与婚礼相关的模块;希望开设花艺工作室的学生,重点学习商业花礼展示模块。此外,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5 传统文化融入模块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5.1 整合地方特色资源,设计具有地域文化 特点的花艺课程
通过深入挖掘苏州本地的历史文化,结合当地特有的花卉种类和传统插花技艺,开发出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花艺课程。例如,我校在苏州,结合苏州园林文化,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花艺作品。2022年我校学生在职业院校花艺竞赛中,加入苏州园林镂窗的植物设计与花束两个竞赛作品都拿到了高分,最终学生得全国竞赛的一等奖。让学生在学习花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我们还结合传统节日,策划节日主题花艺教学活动。利用中国的传统端午、中秋节等,开展与节日相关的花艺教学活动。在端午节期间,组织学生制作寓意吉祥的艾蒿花束,在中秋节教授制作与月亮、桂花相关的传统花艺作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5.2 传承传统技艺,引入老一辈花艺师授课
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老一辈花艺大师进入课堂,尤其是非遗传承人讲授传统插花技艺。通过他们的亲身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不仅学习到技艺,更能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韵味和匠人精神。例如我校每个学期组织的花艺大师进讲堂,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花艺界顶级大师,从他们的课堂上了解我们的瑰宝有多优秀。同时我们还建立花艺多功能实训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个集教学、展示、实践于一体的花艺中心,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也成为学生学习花艺的实践场所,成为传播和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5.3 创新教学形式,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苏州是一个古典园林城市,教学团队与与留园、网师园等苏州著名的园林强强联合,结合景区不同主题的活动,在景区进行花艺作品制作和展示,让所学花艺与苏州园林融为一体。在刚刚结束的苏州市园林景区2025年迎新春插花艺术展上,我校展出的中式传统插花作品“飞雪迎春到”荣获了一等奖。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不同的花艺比赛中,我校学生设计的现代花艺作品同样融入传统花艺精髓,例如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校学生设计的融入园林风格的花束作品拔得头筹,融入园林漏窗设计的切花装饰作品得到一致赞赏,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花艺作品,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此外我校还通过与苏州壹菲花艺学校联合建立苏农.壹菲花艺学院,共同开发花艺课程,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让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真正的去参与到各种花艺制作中,这不仅将传统文化花艺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5]。
总之,融入传统文化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花艺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因此,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学生实际,从以学科为起点的课程转换为职业分析为起点的课程,走出传统花艺课程框架的束缚,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的花艺课程体系,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提升教学质量。
致谢
本文由以下基金项目资助: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项目编号:ZI2021100204);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法专项:新农科背景下《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24SNY004)。
参考文献
[2] 石玉峰.教学资源库建设引领下的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以薪酬管理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4,(23):183-185.DOI:10.19311/j.cnki.1672- 3198.2024.23.061.
[3] 张彦苹,娄晓鸣,李慧敏.基于产教融合的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模块化教学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24, 30(21):121-125.DOI:10.16377/j.cnki.issn1007- 7731.2024.21.025.
[4] 张琦, 徐江. 模块化教学视域下高职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研究——以影视动画专业群模块化教学改革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4,(17): 146-148.
[5] 石玉峰.教学资源库建设引领下的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以薪酬管理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4,(23):183-185.DOI:10.19311/j.cnki.1672- 3198.2024.2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