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Download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基于PLM的物联网视域下高校学子“三融一体”培养研究
王洪亮1,黄国勇1,成鑫2,邓桂方1
1.昆明理工大学民航与航空学院,云南昆明;
2.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新时代下,加强人才的全生命周期培养是新工科教育的新内涵、新目标。面对工科教育目前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的环境下,论文结合物联网理念及“感知-传输-应用”三层架构,建立工科学科物联网视域体系,通过调研昆明理工大学学生基本信息情况和获奖情况,以昆工高校学子为例进行了物联网视域下高校学子“三融一体”培养研究;接着研究了基于PLM方法的全生命培养周期学习及培养,最后通过调研2017届学生的三个不同阶段的成绩,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引言
目前社会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下,加强人才的全生命周期培养正是新工科教育的新内涵、新目标[1-2]。工科专业作为目前我国重点学科,随着大数据的发展、物联网+的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因为,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工科专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PLM的物联网视域下高校学子“三融一体”培养研究[3]。
通过以上内容研究和实践,最终为物联网视域“三融一体”全周期人才培养研究的提供技术支持及实践基地。
2 总体研究思路及方法
总体研究思路及方法如图1所示。基于物联网三层架构构建了三融一体模型——调研层、培养层和评价层[4]。
图1. 总体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3个方面:(1)物联网感知层,即调研层:调研学生基本信息;(2)物联网传输层,即培养层:建设“课程群”,利用“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软件进行教学;(3)物联网应用层,即评价层[5-7]。
然后以昆明理工大学工科学生为例,基于K-MEANS聚类算法进行分组。最后进行PLM全生命周期评价。
3 物联网视域下研究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互联网的延伸,不仅仅是网络互联,更是万物互联,人机互联,它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并进一步拓展 [1]。
视域是基于某个视角下的动态发展过程,不同的视域下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解释不同,研究方法不同,达到效果也不同[2]。物联网视域下的研究是一种思维方法的创新,也是综合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的统一[11-12]。
因为,本文结合物联网三层架构,以昆明理工大学工科专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三融一体”模型,三层即调查、教学、评价;一体,即以学生为主体[3]。
物联网视域下视角如图2所示。
图2. 物联网视域下视角
4 调研学生基本情况
昆明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科本科生培养为4年制,本次调研面向2019级至2020级在校本科生展开,总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80份。
问卷关于学生基本信息和普遍关心的问题,包括(1)基本信息,即专业、年级、性别等,(2)学习现状,包括上课情况、考试情况、第二课堂情况等,(3)就业与升学问题,涉及找工作及深造情况等。有效调查问卷不同专业的统计情况如图3所示[8-10]。
图3. 有效调查问卷不同专业的统计
图4. 工科专业人均获奖数
基于学生专业背景,选择某专业往届学生的竞赛获奖情况进行分析。如图4所示,近几年人均数量较稳定,达到1个及以上。
5 以昆工为例“三融一体”研究
基于上节调研的学生数据,并结合物联网视域下进行“三融一体”研究。首先进行学术分组。
5.1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学生分组
结合高校本科专业学科群里的课程,分析相同聚类,构建分组,如图5所示。对于给定的 K,算法首先给出一个初始的分组方法,以后通过反复迭代的方法改变分组,使得每一次改进之后的分组方案都较前一次好。
图5.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学生样本分组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这类似于人的社会分工,最终构成人类社会[4]。
5.2 “三融一体”方法研究
建立物联网视域下“三融一体”原理框图如图6所示。
图6. 工科教学“三融一体”原理框图
6 基于PLM的全生命周期培养研究
基于全生命周期((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学习及培养模型如图7所示。
图7. 全生命周期学习及培养模型
通过对昆明理工大学工科专业280名学生为例,基于PLM方法开展全生命周期学习及培养。学生全生命周期库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全生命周期库
全生命周期库学生编号 |
在校平均德育成绩 |
第二课堂平均成绩 |
入职培训平均成绩 |
20170501107 |
60 |
79 |
78 |
20170501109 |
87 |
97 |
88 |
20170501115 |
93 |
91 |
72 |
20170501138 |
91 |
96 |
89 |
20170501139 |
84 |
86 |
89 |
20170501141 |
80 |
95 |
89 |
20170501142 |
85 |
81 |
78 |
20170501143 |
89 |
83 |
86 |
20170501153 |
89 |
83 |
94 |
20170501160 |
78 |
95 |
89 |
20170520175 |
80 |
96 |
77 |
20170520178 |
85 |
96 |
82 |
20170520179 |
79 |
61 |
87 |
20170501225 |
60 |
94 |
89 |
20170501238 |
89 |
88 |
94 |
20170501252 |
79 |
84 |
94 |
20170501259 |
89 |
93 |
75 |
20170501302 |
81 |
95 |
94 |
20170501303 |
87 |
95 |
95 |
20170501312 |
86 |
79 |
82 |
…… |
…… |
…… |
…… |
通过调研2017届学生的三个不同阶段的成绩(在校平均德育成绩、第二课堂平均成绩、入职培训平均成绩),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7 结论
物联网技术及PLM技术是当今研究的热点,论文结合物联网理念建立工科学科物联网视域体系,通过调研昆明理工大学学生基本信息情况和获奖情况,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学生进行了分组,
研究物联网视域下高校学子“三融一体”培养;接着研究了基于PLM方法的全生命培养周期学习及培养,最后通过调研2017届学生的三个不同阶段的成绩,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致谢
本文由基金项目:昆明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内涵式建设项目(2021172)、昆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20117)、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3075)。
参考文献
[2] 何国锋, 樊晓虹. “双创”背景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改革探索[J]. 《高教学刊》. 2016, (22): 144-145.
[3] 李萍, 厉虹, 侯怀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15): 61-63.
[4] 毛怡欣, 沈晓丰. “大智移云”时代下高质量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 投资与创. 2021(21): 81-83.
[5] 冯香入. “新文科”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02): 88-89.
[6] 曹馨予.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教学模式[J]. 中外企业家. 2017(15): 67-69.
[7] 兰丽娟. 多维度视角下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J]. 知识经济. 2020(18): 167-168.
[8] 李红. 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21): 45-47.
[9] 李建锋. "厚强高宽四维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基于长沙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 上海商业. 2021(04): 138-139.
[10] 王明惠, 朱朝枝. 基于就业导向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1): 98-99.
[11] 周谦. 数字时代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教育现代化. 2020(02): 34-35.
[12] 李飞. 创新创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今日财富. 2018(22): 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