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25). 环球护理学杂志, 2(1), 18-21. https://doi.org/10.62836/nursing.v2n1.0461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申路娜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4.1-2024.12接收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0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吞咽功能评估GUSS 量表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发并发症的占比5.00%,明显比对照组的25.00% 低(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改善患者功能状态,避免引发并发症,可以借鉴应用。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 脑卒中吞咽障碍 应用

1 引言

脑卒中病症不可逆转,发病概率非常高,患者容易引发吞咽障碍等问题影响营养吸收,严重时直接威胁生命安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质量是管理的重要组成,设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加强管理,使护理质量评价向更加科学规范化发展。就我国当前的发展来看对相关指标认识不足,缺乏成熟系统的体系,因此必须立足原有实际,成立科学完整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指导护理人员科学工作,尽可能提升护理质量[1,2]。基于此,本次进行临床分析,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中,根据临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应用进行研究,下面进行报告总结。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敏感性指标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控的系统。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护理工作的关键方面,如患者安全、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等,从而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体系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更加全面、系统地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状态,从而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通过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动态监测, 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或恶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和安全[3]。

其次,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应用还能够促进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设定明确的评价指标和标准,护理人员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从而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和规范操作,提高护理质量[4-6]。

此外,该体系的应用还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对指标的学习和掌握, 护理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护理工作的内涵和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 通过对指标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护理人员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改进。

综上所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该体系的应用,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状态,促进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2 一般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4.1-2024.12这一时间段接收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纳入80例,科学分组。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57-82岁,年龄中位数为(66.58±3.62)岁。40例为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8-81岁,中位数为(67.74±3.76)岁。

选取标准:第一,入院进行身体检查,满足诊断标准,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第二,院内审批同意开展。第三,患者和家属了解研究,自愿参与, 签订责任书。排除因素:第一,合并精神障碍。第二,合并严重的脏器功能问题。

2.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科室常规护理实施各项内容,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科学指导用药,加强饮食干预,做好各项身体功能训练等。

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除了采取基础措施还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下面分析详细措施。第一,构建体系框架。(1)成立小组。选择合适的护理人员和临床医师,分别成立护理组和医生组,在上岗前,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护理质量管理部人员也需要统一指导相关内容。(2)查找文献。通过多个网上平台查阅关键字, 检索文献资料,以循证分析为依据了解目前医院专科护理指标应用状态,结合现有的理论基础,初步拟定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框架。第二,专家专业咨询。要求对省内三甲医院护理专家进行专业咨询, 咨询可以通过邮件和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征集专家意见,收集反馈结果。第三,确定具体体系指标内容。对专家意见和反馈结果进行试运行, 立足实际,反复修改,最终确定。设定三级指标, 对日常护理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计算各项发生率。第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临床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根据小组应用情况,讨论总结,小组成员自由发言,针对每季度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当下实施中的问题,讨论后提出改进意见,使护理质量不断改进。

2.3 观察指标

(1)利用GUSS量表进行吞咽功能评估。

(2)记录并发症,计算发生率。

2.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分析使用SPSS23.0软件,数据检验需要结合t。

3 结果

3.1 患者护理前后吞咽功能评估情况比较

                     

由上面表1 的数据可知,护理前,两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GUSS量表数据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护理后GUSS 量表数据显示评分为(17.69±4.27)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患者并发症引发情况比较

根据研究数据可知,观察组2 例引发并发症,1例误吸、1例营养不良,合计占比5.00%,对照组10例引发并发症,3例误吸、4例感染、3例营养不良,合计占比25.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在患者经历脑卒中之后,他们的神经系统可能会遭受麻痹,这通常会导致吞咽障碍的问题。这种吞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吸收性肺炎和营养不良等。由于脑卒中后病症的复杂性,护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对护理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对吞咽障碍的管理保持高度的警觉和重视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在我国医学领域,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尚处于探索和发展的阶段。鉴于上述种种挑战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立足于实际情况,构建一个统一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这样的体系将为临床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 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的质量,并确保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干预之前, 观察组的吞咽功能评估指标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吞咽功能评估指标得分显著提高,达到了(17.69±4.27)分, 相比之下,对照组的得分仅为(15.31±3.42)分。此外,在观察组中,仅有2例患者引发了并发症,占比5.00%,这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手段,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医院在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提供护理时,应当采取科学且有效的护理手段。同时, 临床合理地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可以显著增强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些发现和经验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借鉴和应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不断收集和分析数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护理效果进行指标的调整和完善。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评估护理质量,还能为护理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同时,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医院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最后,我们还应当注重患者及其家属的参与和反馈。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提高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满意度。同时, 患者及其家属的反馈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陶小霞,蒋琦,邹雪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质量控制系统的构建及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2024(4).
[2] 漆何秀,杨柳,马丽,等.脑梗死吞咽障碍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现代医学,2024(2).
[3] 沈思雯,居金霞,吴爱梅.食管癌根治术后营养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1).
[4] 李娜,王芳,刘洋.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证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23(6).
[5] 陈静,张丽,王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22(12).
[6] 赵霞,刘红霞,张晓明.基于敏感指标体系的护理质量评价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