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课堂提问与回应机制:以高校英语课堂为例. (2024). 环球科学与工程, 1(1), 11. https://cn.sgsci.org/gse/article/view/73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课堂提问与回应机制:以高校英语课堂为例

宣麒麟1 , 张文达2

1.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槟城

2. 昆明理工大学, 中国昆明

摘要:本研究以心理语言学的视角,探讨高校英语课堂中的提问与回应机制。通过分析心理语言学与语言习得的关系,研究了教师在课堂提问中的策略及其对学生心理反应的影响,以及学生在回应过程中的心理语言学机制。研究发现,教师的提问策略不仅影响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对其心理认知过程产生重要作用。同时,学生的回应类型与语言习得密切相关,体现了心理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旨在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心理语言学 课堂提问机制 课堂回应机制 高校英语课堂 语言习得

1 引言

1.1 心理语言学的定义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结合了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旨在探讨人类如何理解、产生和习得语言。它主要研究语言在大脑中的加工过程,涵盖了语音、语义、句法以及语用等多个层面[1]。心理语言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语言习得、言语产生的心理机制,以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心理语言学家试图揭示语言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复杂互动,理解语言如何在个体的认知系统中运作。特别是在外语习得领域,心理语言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帮助解释学习者如何通过心理过程获取和应用新的语言知识。因此,心理语言学不仅对理论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教育实践,尤其是外语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1.2 心理语言学在外语习得的重要性

首先,心理语言学揭示了语言习得与认知过程的关系[2]。外语学习不仅是语言规则的记忆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加工和输出。通过研究语言习得中的心理过程,心理语言学提供了关于学习者如何处理新语言信息的深刻洞见。例如,通过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学习者如何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处理,以及如何通过内在的认知机制来理解和掌握新的语言形式和结构。

其次,心理语言学还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如记忆能力、注意力控制以及认知风格等,这些差异在外语习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学习者可能在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往往与其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密切相关。通过对这些差异的研究,心理语言学为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心理语言学还探讨了动机、焦虑和信心等情感因素对外语习得的影响,帮助教育者设计出更具激励性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因此,心理语言学不仅为理解外语习得的过程提供了科学基础,也为外语教学的实践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1.3 高校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首先,增强有效沟通和交流,促进语言输入和输出。教师通过提问、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学生则通过回应和参与,巩固和拓展语言技能。这种双向的互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其次,营造积极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当教师能够敏锐地捕捉学生的需求和反馈,并作出及时、适当的回应时,学生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从而提高学习的投入度和持久性。

此外,师生互动还起到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他们发展出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互动,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有效的学习习惯。

2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课堂提问与回应机制的研究基础

2.1 心理语言学与语言习得概述

2.1.1 心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心理过程之间关系的学科,涉及语言的理解、产生和习得等方面。其核心问题是探索人类大脑如何处理语言信息,包括语言的产生、感知、理解和存储等过程。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广泛,涵盖了语音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语言学领域,并结合了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研究语言如何在大脑中被处理,心理语言学试图揭示语言的本质及其与其他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

在心理语言学的框架下,语言被视为一种认知能力,与记忆、注意、思维等心理过程密切相关[3]。心理语言学家们探讨语言产生时的大脑机制,如语音输出的准备、句法结构的选择及语义内容的构建。同时,心理语言学还研究了语言理解过程中大脑如何解析语音、词汇和句子,如何通过语境理解言语的意义。通过实验研究,心理语言学揭示了人类在语言处理中的常见模式和规律,如词汇联想、句法优选和语用推理等。

2.1.2 语言习得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语言习得是个体通过与环境互动,逐渐掌握并运用语言的过程。心理语言学视角下,语言习得被认为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的结果。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需要经过听觉输入、语音识别、词汇存储、语法结构的学习以及语用知识的积累等多个阶段。这些阶段不仅依赖于外部的语言输入,还受制于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状态。

在语言习得的早期阶段,婴儿通过感知和模仿成人的语言,逐渐形成语音识别的能力,并开始构建词汇表。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开始理解并运用语法规则,将词汇组合成符合语法结构的句子。在此过程中,注意力、记忆力和认知策略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习得不仅仅是对语言现象的被动接受,还涉及积极的心理加工和策略运用[4]。例如,儿童会通过推理、类比等方式理解和生成新句子,并通过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语言技能。

此外,心理语言学还探讨了二语习得中的心理过程,强调了语言输入的质量、学习动机、情感状态等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总之,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多个认知功能的协同运作,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为理解这一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课堂提问与回应的理论模型

2.2.1 教师提问策略与学生心理反应模型

在课堂上,教师提问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心理语言学视角下,教师提问不仅仅是语言交流的行为,更是与学生的心理反应紧密相连的认知互动过程。提问的方式、内容和时机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从而影响其对问题的理解和回应。

教师的提问策略可以分为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通常有明确的正确答案,主要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种提问方式往往引发学生快速的心理反应,如回忆、搜索记忆中的信息,并迅速生成答案。而开放式提问则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这需要学生在认知上进行更多的推理、整合和创造性思维。开放式提问通常会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促使其动用更多的心理资源来理解问题并构建复杂的回应。

教师的提问语气、用词以及提问的频率和节奏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反应。例如,温和的语气和鼓励性的语言能减少学生的焦虑感,提升其参与课堂互动的意愿。相反,过于频繁或具有挑战性的提问可能增加学生的压力,从而导致认知负荷过重,影响其回答的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在提问过程中考虑学生的心理反应,采用灵活的提问策略,促进有效的课堂互动。

2.2.2 学生回应策略及其心理语言学机制

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应不仅是知识表达的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学现象。学生在回应时,通常经历从理解问题到生成回答的多个认知阶段。

首先,听问题阶段。学生需要准确理解教师的提问,包括提问的内容、意图和上下文。这一过程涉及语义分析、语法解析和语用推理等多个心理语言学机制。

其次,理解问题阶段。学生会在记忆中搜索相关知识,并组织语言来表达答案。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策略,如信息检索、知识整合和语言生成等起着关键作用。此时,学生的心理状态,如焦虑、信心和动机,也会影响其回应的质量和方式。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使其能够更加流畅和准确地表达答案;而焦虑和不确定感则可能导致语言表达中的停顿、重复和错误增加。

再次,生成问题阶段。学生的回应会受到语言能力与认知风格的影响。例如,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复杂的句式和丰富的词汇来表达观点,而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能依赖简单的语言结构。认知风格偏向分析型的学生通常会在回答前仔细思考,提供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的答案,而认知风格偏向直觉型的学生则可能更快速地做出反应而忽略答案的精确性。

3 课堂提问机制与课堂回应机制分析

3.1 课堂提问机制分析

3.1.1 提问类型及其心理语言学基础

在高校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根据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提问类型可以分为几类: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回忆性提问和分析性提问等[5]每种提问类型背后都有特定的心理语言学基础,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加工和语言输出。

封闭式提问通常要求学生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例如“Is this sentence in past tense?”这种问题往往涉及学生的语法知识或语言形式的简单回忆。因此,封闭式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回忆过程,促使他们从长期记忆中检索相关信息,并迅速做出判断。

开放式提问则鼓励学生进行扩展性思考。如“Why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uses this metaphor?” 这种提问类型要求学生不仅理解语言内容,还要进行更高层次的推理和分析,需要使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语言来达成。所以,开放式提问需要学生在工作记忆中整合多种信息,并通过内在语言生成过程来构建复杂的回答。

回忆性提问和分析性提问也是常见的提问类型。回忆性提问要求学生回顾已学内容,而分析性提问则要求学生对语言现象或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涉及心理语言学中的分析性加工过程。不同类型的提问对学生的心理加工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进而影响语言习得和课堂参与。

3.1.2 提问策略对学生心理反应的影响

首先,引导性提问。教师通过分阶段提问,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问题。例如,在分析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提问“Can you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agraph?”(你能总结一下这段的主要内容吗?),帮助学生聚焦于文本的基本信息。随后再提问“Why does the author use this particular example here?”(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这个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的提问策略不仅可以构建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还促使学生在心理上逐渐参与到更复杂的认知活动中。

其次,开放式提问。教师可以提问“Can you explain how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influences the character’s behavior in this story?”(你能解释一下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这个故事中的角色行为的吗?)。此类问题要求学生将语言知识与文化理解相结合,通过内在语言生成过程,组织逻辑性强、内容丰富的回答。这种策略可以促进语言加工深度,提高语言输出质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

再次,语气式提问。在一堂高级英语写作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温和且激励性的语气提问:“How do you think you could improve this paragraph?”(你认为你可以如何改进这段话?),这种提问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支持,还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参与。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机,减少了课堂上的焦虑感,提高了课堂参与互动的意愿。

3.2 课堂回应机制分析

3.2.1 学生回应的心理语言学过程

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问的回应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学过程,涉及从语言接受、语言理解到语言生成的多个阶段。

首先,语言接受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听觉或视觉渠道接收到教师的提问,并在大脑中进行语义和句法的解析。这一过程涉及心理语言学中的语言理解机制,学生必须识别问题的结构,理解其语义,并结合上下文进行语用推理。

其次,语言理解阶段。学生在短时间内调动其长期记忆中的知识库,以检索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在此过程中,工作记忆起着关键作用,因为问题需要在大脑中保持问题的各个要素,并将其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结。因此,这一阶段的认知负荷较高,尤其是在二语学习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多重认知操作。

最后,语言生成阶段。此阶段需要将思考的结果转化为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表达。这一阶段涉及语音计划、句法构建和词汇选择等心理语言学机制。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这一过程可能更加复杂,因为在不同语言系统之间进行转换,并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此时学生在回应过程中不仅在输出语言,还在同时进行自我监控,以确保回答的合适性和逻辑性。

3.2.2 回应类型及其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首先,简短型回答方式。如“yes”或“no”,或是简单的句子回应。虽然回应内容上较为简单,但其背后涉及的心理语言学过程同样复杂,尤其是在二语学习环境中,反映了对问题的基本理解和记忆的检索能力。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这类简短回应有助于巩固对基本语言结构的掌握,但可能不足以促进深层次的语言加工和扩展性思维。

其次,扩展型回答方式。学生不仅简单回应,还提供解释、例证或进一步的分析。例如,在讨论一个文学作品时,学生可能会说:“I think the author uses this metaphor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s internal conflict, which reflects the broader theme of identity struggle.”(我认为作者使用这个隐喻是为了突出角色的内心冲突,这反映了更广泛的身份斗争主题)。这种扩展性回答时一种复杂的认知操作,涉及语法和语义的精细加工,以及跨语言和文化的语用推理。所以,这类回应有助于促进语言生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对语言习得具有重要意义。再如,教师可以提问:“How do you think cultural background shapes one's perception of success?”(你认为文化背景如何塑造一个人对成功的看法?)。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提供详细的解释和例子,从而展示其语言技能和思维深度。通过互动,不仅能够练习语言输出,而且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应用语言,促进语言习得的同时,增强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心理语言学视角探讨了高校英语课堂中的提问与回应机制,揭示了其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心理语言学为理解课堂提问和回应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教师提问和学生回应所触发的心理过程尤为关键。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提问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本文阐明了提问策略如何影响学生的认知负荷和语言产出,探讨了学生的回应策略在语言加工和心理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提升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Pronko, Nicholas Henry. Language and Psycholinguistics: A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May 1946, 43: 189-239.
[2]徐锦芬. 认知语言学在外语教育学中的融合运用: 现状与展望[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 46(06): 79-86+156.
[3]埃文斯. 认知语言学导论[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5.
[4]吴潜龙. 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4): 290-295.
[5]王显明. 课堂师生互动中教师提问探究[D]. 曲阜师范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