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高校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探究:课堂混合模式构建. (2024). 环球社科评论, 1(1). https://cn.sgsci.org/ssr/article/view/81

高校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探究:课堂混合模式构建

宣麒麟1,周杰2

1.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人文学院,马来西亚槟城

2.斐济国际大学, 斐济苏瓦

随着混合式学习不断在教育领域、培训机构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混合教学模式也正逐渐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趋势。本研究探讨了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理论以及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分析了其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有效利用,本文提出了一种课堂混合模式的构建方法,包括课前准备、课中学习与课后应用三个阶段,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进而为高校英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指导。

混合教学模式 高校英语教学 多元理论基础 网络教学平台 课堂混合模式

1 高校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1 教师教学的必要性

对教师而言,混合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创新空间。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混合教学模式通过结合线上与线下资源,教师可以设计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微课视频、在线讨论、互动测验等,从而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实时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1.2 学生学习的必要性

对学生来说,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和节奏的需求。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与节奏往往是统一的,而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随时回顾课程内容,反复练习不熟悉的知识点,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此外,线上讨论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同学和教师交流,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1.3 高校发展的必要性

就高校层面,混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和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资源的全球化,高校面临着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满意度的压力。混合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扩大教学资源的覆盖面,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此外,通过混合教学模式的推广,高校还可以积累大量的教学数据,为教育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2 混合式教学课堂构建的基础

混合式学习是从e-learning 演化而来的教学策略,这为课堂中的混合式教学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1]课堂构建并不是以某种特定的理论为基础,而是多种理论的“相互融合”。

2.1 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理论

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最早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是在教师搭建的脚手架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情境中自主建构的,强调更多的是学习者对知识的探索与发现,教师的任务和角色也发生了变化,由传统课堂学习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建构主义提倡基于问题或项目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帮助者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环境。这种方式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践过程正好是学习者的有意义建构过程。

2.1.2 教育传播理论

教育传播理论在混合式学习中起到关键作用,影响着课堂知识传输、符号应用和教学媒体选择。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出的“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理论[3],改变了人们对媒体的传统看法,强调了媒体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该理论指出,媒体, 如望远镜、摄像机等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不应寻求某种“万能”媒体,而应根据客观条件和学生特点优化媒体组合,以促进学习和教学优化。此外,施兰姆(W. Schramm)的“媒体选择定律”则提出[4],媒体选择的功效与其代价相关,减少媒体使用成本可以提升其效能。在混合式学习中,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优化组合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教育者应依据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媒体组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最大化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2.1.3 情感过滤假设理论

情感过滤假设理论由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提出,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5]。该理论指出,情感因素,如动机、自信心、焦虑等会影响语言学习的效果。当学习者的情感过滤器较低时,语言输入更容易进入大脑并被吸收;相反,当情感过滤器较高时,学习者的焦虑增加,学习效果则会受到负面影响。

高校混合式教学课堂中,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首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创造一个低焦虑的学习环境。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区或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以自主的方式学习和交流,从而降低课堂中的紧张感。此外,教师可以设计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如通过在线测验、游戏化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也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正面反馈和个性化支持,进一步降低情感过滤器的影响。

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压力,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通过情感过滤假设理论的指导,混合式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情感需求,从而优化语言习得效果,使学习过程更加顺畅和高效。

2.2 教学实践基础

2.2.1 语言知识与技能

首先,语言知识是英语学习的基石,包括语法、词汇、句法结构等内容。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传统课堂的知识讲解与在线学习资源相结合,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互动内容。比如,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微课视频预习语法知识,在课堂上通过互动讨论和练习强化理解。同时,在线测验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自我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从而更牢固地掌握语言知识。

其次,语言技能的培养是混合式教学的核心目标,涵盖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练习途径,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例如,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进行发音纠正,或者参与在线讨论提升口语表达能力。阅读和写作则可以通过在线作业和反馈系统进行个性化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2.2.2 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

首先,情感态度在混合式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混合式教学结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优势,旨在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教师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持积极态度,并能够有效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表现出更高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相反,如果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缺乏信心或表现出消极态度,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或缺乏动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帮助学生克服对混合式教学的不适应感。

其次,文化意识也是混合式教学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高校通常拥有多样化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教育的期望和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强烈的文化意识,了解学生的文化差异,并在教学设计中考虑这些差异。例如,教师应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求。通过设计包容性强的教学活动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有效互动和合作,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

2.2.3 学习策略应用

首先,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基础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学生在面对面课堂和在线学习平台上的表现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例如,通过在线平台,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如视频讲解、互动讨论和自测题等,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这种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帮助他们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学习策略在混合式教学中还需要注重学习资源的优化配置。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至关重要。教师应利用各种在线工具和平台,如学习管理系统(LMS)、电子教材和教育应用程序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教师应通过数据分析工具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最佳的学习环境中取得进步。

3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混合式教学课堂构建模式图

3.1 课前准备阶段

首先,微课的制作是课前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指的是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这些视频通常时长为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轻松制作并上传微课,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一方面,微课能够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以简洁直观的方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时间安排下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为后续课堂活动提供依据。

其次,学案的设计也是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学案通常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预习资料以及课堂活动安排等。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能够将学案电子化并共享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前查看并完成相关任务。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提升课前预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网络平台提供的反馈功能还允许教师对学案进行实时调整,确保其内容和形式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最后,交流讨论的组织也是课前准备的关键步骤。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论坛、讨论区和在线会议等功能,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工具组织学生在课前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课前讨论,学生可以提前分享自己的理解和问题,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疑问和困惑,从而调整课堂内容和教学策略。此外,讨论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

3.2 课中学习阶段

首先,网络教育平台为学生自主上机学习提供了便利。其中,语音识别技术在自主学习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语音识别软件,学生可以进行口语练习,并实时获得发音反馈,帮助他们纠正发音问题。例如,学生可以使用像iFlytek这样的语音识别系统进行英语口语测试,系统会根据发音准确度给出评分和建议。人机互动在仿真场景中增强了学习的沉浸感。通过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学生可以在仿真场景中进行语言练习,如模拟机场对话或餐厅点餐。这种互动式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其次,学习评价方面,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自动化评估工具,能够即时反馈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例如,学生完成在线测试后,系统会自动评分并提供详细的错误分析,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习。交流平台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互动机会。在课中学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论坛或在线讨论区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学习经验,提出问题,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通过这些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得以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最后,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在课堂学习中的学生有效增强面授课堂教学的效果。其中,评价反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时进行。教师在面授课堂结束后,利用在线测试或调查工具,迅速收集学生的反馈,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小组活动可以线上线下结合进行。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互动,而课后小组成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继续讨论,上传资料和分享见解,从而延展课堂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3.3 课后应用阶段

首先,完成作业是课后学习的重要部分。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发布多样化的作业任务,如阅读理解、写作练习和听力测试等。这些作业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进行个性化设置,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自动批改功能对学生的英语写作作业进行及时反馈,从而帮助学生更快发现和改正错误。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提交口语作业,教师可以通过音频或视频方式进行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其次,素质拓展活动在混合式英语教学中也占据重要地位。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组织多种素质拓展任务,如英语角、线上辩论赛和英语文化介绍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设置虚拟国际交流项目,学生可以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互动,通过实际交流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力。这种跨越课堂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最后,交流讨论是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设立讨论区或论坛,让学生在课后针对特定话题进行深入讨论。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一篇英语文章后,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讨论问题,让学生发表看法并相互评论。通过这种互动,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能从同学的观点中获得启发,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3.4 课堂构建模式图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理论以及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并结合高校外语教学实践基础,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五个维度综合考虑构建了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移动平台翻转课堂授课、线上交互式数字课程学习、线下模拟场景实践、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四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制定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图(图3-1)。

图3-1 混合式课堂构建模式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不再是过去的讲授者或灌输式者,而转变为一个帮助者和支持者,教师在课前和课后的准备工作及评价工作中的功能远大于过去,而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均为学习的主体,这与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不同。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引入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基于理论和实践基础提出了具体的课堂构建模式。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的设计,混合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同时有助于增强其学习兴趣与文化意识。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混合教学模式在不同教育背景下的适用性,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这一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梁锋. E-Learning平台的自建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37(10):43-44.
[2] Von Glasersfeld E. An interpretation of Piaget's constructivism[J].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1982: 612-635.
[3] Fen S N. Marshall McLuhan's" Understanding Media"[J].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ought (JET)/Revue de La Pensée Éducative, 1969, 3(3): 161-180.
[4] W. Schramm.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Z],19. (1954).
[5] 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