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国际商业仲裁中法律英语术语特征分析. (2025). 环球社科评论, 2(1). https://doi.org/10.62836/ssr.v2n1.0111

国际商业仲裁中法律英语术语特征分析

王雷鸣1,王梓杨2

1.淮南师范学院法学院,安徽淮南;

2.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上海

在国际商用仲裁领域,法律英语术语的精确性和清晰性是争端解决的大厦的基础。本文深入研究了法律英语的复杂性,考察了其独特的语言特征,以及它对从业者、学者和机构所带来的挑战。通过批判性地分析仲裁协议、程序规则和仲裁裁决中的关键术语结构,本文的目的是阐明这种特殊语言的复杂性及其对国际商业纠纷的公平性、效率和可执行性的影响。

国际商业仲裁 法律英语术语 法律分析

1 引言

贸易和商业的全球化需要发展一个能够有效地解决跨境争端的国际法律体系。国际商事仲裁作为解决国际跨境商事争端的首选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使用法定英语作为通用语。然而,在这一领域所采用的独特术语,具有精确性和模糊性的双重属性,其模糊性、跨法域性和跨文化性等诸多特征,给那些必须驾驭其词汇景观的人带来了重大挑战。本文集中探讨了法律英语在国际仲裁中的功能和意义,论证了对国际商事仲裁中所使用的法律英语专业术语进行细致理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文献综述与法理分析

国际商事仲裁起源于中世纪的商人习惯法是商人们在漫长的国际商业贸易往来中所共同形成的条约体系与价值目标。一般认为,仲裁与诉讼在纠纷解决中拥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不足。但在跨境纠纷解决的领域,国际仲裁从来都是主流的,甚至是唯一的解决方式,而不是替代性的,因为仲裁裁决可以依据《纽约公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执行,而法院判决或调解达成的和解协议难以得到跨境执行。[1] 国际商事法庭的出现改变了跨境纠纷解决市场的基本格局,在诉讼语言、准据法和诉讼费用等方面,世界各地的国际商事法庭存在着不同的设计。因此,为了有效实现与国际规则同步接轨,而这一系列工作的推进均有赖于法律英语这门语言工具。[2]

英美法学界所公认的法律英语主要是指律师、法官、法学工作者所使用的习惯语言,属于专业文体。在翻译法律文件时应“文随其体”,结合法律语言自身特点,动态地、规范地再现原文内容与风格。国际商业仲裁作为解决跨国商业争议的一种重要机制,其核心依赖于一套精确而复杂的法律英语术语。这些术语不仅确保了各方权益的妥善处理, 而且在国际商业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这些术语并非完美无缺,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受到批判性分析。

首先,法律英语术语的精确性是国际商业仲裁中不可或缺的。以“仲裁”一词为例,它指的是由仲裁员而非法院来解决争议的过程。这种机制通常被认为比传统的法院诉讼更为高效和灵活。然而, 术语的精确性有时也会导致理解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非法律专业人士来说。这种困难可能会导致误解和沟通障碍,进而影响仲裁的公正性和效率。比如,在健乐士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乐士公司)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一案④中,争议焦点就在于涉案3份订单中仲裁条款约定的“take action” 应理解为“采取行动”还是“提起诉讼”。

其次,法律英语术语的普遍性也是一个问题。国际商业仲裁中常用的术语,如“裁决”、“管辖权”、“争议解决”等,虽然在国际法语境下被广泛接受,但不同法域对这些术语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在仲裁过程中出现解释上的分歧,甚至可能引发对仲裁裁决的质疑和挑战。杰克逊曾指出,英语法律文本虽然是英文的,但是绝大多数人难以理解法律的表述,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法律语言使用的特殊语域。[3]

再次,法律英语术语的公正性也受到关注。例如,“中立的”一词常用来描述仲裁员应具备的品质,但如何确保仲裁员的真正中立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仲裁员的中立性是仲裁程序公正性的基石,但现实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仲裁员与当事方的潜在利益冲突等。此外,仲裁程序中使用的术语, 如“保密的”,虽然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商业利益,但也可能掩盖了不公正或不透明的做法。保密性在保护商业秘密和维护商业关系方面固然重要,但过度的保密性可能会阻碍公众对仲裁过程的监督和评价。

最后,法律英语术语的适应性也是国际商业仲裁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随着全球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争议类型和问题不断出现,现有的法律英语术语可能无法完全适应这些新情况。例如,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与之相关的术语和概念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此外,新兴的行业,如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也带来了新的法律挑战和术语需求。这些术语需要在保持精确性的同时,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和技术环境。

综上所述,国际商业仲裁中的法律英语术语虽然为解决跨国争议提供了基础,但它们的精确性、普遍性、公正性和适应性都可能成为批判性分析的对象。为了提高国际商业仲裁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需要对这些术语进行不断的审视和改进。法律专业人士和仲裁机构应当共同努力,确保这些术语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商业环境,同时保持其核心价值和原则。通过这种方式,国际商业仲裁才能继续作为解决跨国商业争议的首选机制,为全球商业社会提供稳定和可预测的法律框架。

3 讨论与结论

基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商业仲裁中的法律英语术语具有自身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语言特征和法律特征,可以将之归纳如下:

3.1 精密度和技术性

仲裁中的法律英语要求一般英语无与伦比的精确度。不可抗力、管辖权条款、例外条款等条款具有具体的法律意义和含义,要求从业者对其含义有细致的把握。法律英语的技术性及其在确保仲裁协议和裁决的清晰性和可执行性方面的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由于法律文化不同,不少法律英语术语所涉及的概念、原理等在汉语中完全不存在,根本找不到确切对等或接近对等的术语。在此情况下,译者可在正确理解法律英语术语意思后将其译为汉语中非法律专业用语的中性词,以免与中国法律制度中的用语发生混淆,导致误解。[4]

3.2 模糊性和解释性

尽管法律英语很精确,但它也不能避免模棱两可。根据仲裁发生的背景和管辖权,诸如善意、合理努力和实质性违约等条款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必须慎重考查法律英语中歧义的来源,以及仲裁员和法院为解决解释性纠纷所采用的具体策略。

3.3 古语性

法律职业的历史根源反映在在仲裁文件中使用古英语和拉丁语的方式上。像“我的事实上”、代替父母和既判力这样的表达增加了一层形式,但也会导致非母语使用者的困惑。这个古语性语言特征毫无疑问会对对仲裁程序的可及性和可理解性产生多重的潜在影响。在法律词汇翻译教学中,隐喻是普通词汇向专业词汇转化的理据。法律专业词汇中有相当数量是普通词汇通过转喻由核心语义扩展而来。转喻扩展词义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强调或突显同一认知域或同一框架结构中的一个成分实现的。[5]总之,法律英语中古英语,拉丁语以及法语使用比例要远远大于一般用途英语。这是法律英语特殊性的最突出特性之一。

3.4 语言障碍和司法途径

法律英语在仲裁中所带来的语言挑战,可能会为不精通这种专门语言的当事人获得正义造成障碍。从而,必须审查国际仲裁中的语言平等问题, 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以确保所有各方都有公平的机会提出他们的案件。

3.5 效率和成本

使用技术性的法律英语可以延长仲裁程序并增加费用,因为当事人及其律师正在就具体术语的含义进行旷日持久的辩论。为了达致仲裁的精确性和效率之间的权衡,可以考虑尽量采纳减少争端解决过程中的语言负担的策略。

3.6 可执行性和认可性

仲裁裁决的可执行性和国际承认与在起草过程中使用的法律英语的清晰性和精确性密切相关。为了确保语言歧义对仲裁裁决的执行的影响,以及国际条约和公约在协调跨司法管辖区的法律英语术语方面的作用,理应对法律英语的专业性和一致性进行事前的政策框定和标准制定。法律专业本身要求准确用词,而囊括型用语以及规范礼貌用语也是法律环境下解决冲突的必要因素。因此,两者并存并且和谐存在,是词汇方面研究者需要关注的重点。由此,为了保持两者的平衡,词汇特征需遵循严格解释原则。

综上,掌握法律英语术语是任何参与国际商事仲裁的从业者的一项关键技能。通过批判性地研究这种特殊语言的词汇独特性、挑战和含义,本文有助于在全球化世界中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优化。随着国际法律格局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塑造它的语言工具的理解也必须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福勇:《中国国际商事法庭建设的机遇与展望》,来源自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7月13日“国际商事法庭的建设与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圆桌讨论会”,载http://cicc.court.gov.cn/html/1/218/62/164/868. html. 2020年9月14日.
[2] 刘晓红.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法律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 法学教育研究, 2020(1): 61-73.
[3] Jackson,B. ”Semiotics and the Problem Interpretation,” of P.Nerholt(ed.), Law Interpretation and Reality:Essays in Epistemology, Hermeneutics and Jurisprudence (Dordrecht:Kluwer 1990), P.158.
[4] 谭福民, 向红.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法律英语术语的跨文化翻译, 当代外语研究, 2012(10):52-55.
[5] 王骞: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法律英语翻译教学, 上海翻译, 2018(6): 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