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
Download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袁玉花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时间为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纳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拔管、呼唤睁眼、自主呼吸、呼唤握拳用时均较短,满意率高,躁动率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中加强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躁动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手段应用较多,取得显著效果,帮助患者缓解痛苦。但是患者手术中需要麻醉,苏醒恢复期较长,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疼痛感、心理焦虑、意识模糊,甚至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基于此需要立足实际为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目前综合护理应用较多,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患者临床服务中综合考量,合理实施相关护理措施,可以切实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下面进行报告总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4年3月-2025年3月这一时间段接收的手术患者,纳入78例,按照护理差异分组。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24-68岁,年龄中位数为(45.18±2.72)岁,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39例,男22例,女性17例,年龄23-67岁,年龄中位数为(45.24±2.86)岁,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选取标准:①患者在院进行手术治疗并且顺利完成。②第二,了解研究,配合顺利完成。排除因素:①患者身体疾病过于严重。②不能配合研究开展。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基本护理方法。
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下面详细展开说明。
第一,心理干预。部分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此时需要加强心理疏导,进行有效沟通,让患者对麻醉有更多了解,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反应症状,做好身心准备。指导患者调节呼吸,改善呼吸状态,保证身心健康。
第二,保温干预。患者手术后需要冲洗, 将术后冲洗液的温度增加至 37℃。手术中,需要将患者的身体进行全身覆盖,麻醉处理完成后,及时做好保温处理工作,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保证血液循环,为患者术后快速苏醒创造条件。
第三,语言唤醒。患者手术后及时唤醒, 可以呼唤患者的名字,同时加强言语鼓励。家属也需要在旁协助,在患者床旁说一些熟悉的人和事,观察患者反应,如果有明显变化,后续再进行指令调整。
第四,舒适干预。患者手术后调整姿势,确保患者身体摆放更为舒适,避免对患者的大血管及神经造成压迫。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使用约束带,根据舒适度调整。患者手术后加强预防干预,对患者体位进行定期的更换,有效预防躁动。
第五,面部观察。患者手术完成后身体残留一定的麻醉药物,受多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呼吸不畅,引发呼吸道梗阻等问题,进而出现低氧血症。手术后为了确保患者麻醉后能够快速苏醒, 需要加强面部观察,了解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如果监测生命体征时发现异常问题,需要告知医生,并且配合采取有效处理手段,避免药物残留过多产生不良影响。
1.3 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术后各项恢复用时。(2)记录躁动和满意人数,计算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23.0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后各项时间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拔管用时为( 21.13 ± 7.54 ) 分、呼唤睁眼用时为(11.25±1.23)分、自主呼吸用时为( 13.25 ± 5.23 )分、呼唤握拳用时为(12.15±1.62)分,明显均比对照组用时短,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 患者手术后各项时间指标比较表
组别 |
拔管用时 |
呼唤睁眼用时 |
自主呼吸用时 |
呼唤握拳用时 |
观察组(39例) |
21.13±7.54 |
11.25±1.23 |
13.25±5.23 |
12.15±1.62 |
对照组(39例) |
33.45±9.42 |
18.51±2.44 |
17.82±5.51 |
19.42±2.73 |
2.2 患者满意率和躁动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38例达到满意,占比97.44%,对照组31例,满意率79.4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躁动的有4例,占比10.26%,对照组12例,占比30.77%,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医院临床治疗中麻醉有多种选择方案,患者临床手术时选择全麻较多,这一操作会对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帮助患者快速恢复,需要配合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避免患者引发并发症,增加患者的身心舒适度,让患者快速苏醒。患者麻醉恢复过程中容易出现躁动等异常问题,影响治疗效果。为此,医院临床提出了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为患者护理时把其放在核心位置,了解患者的个人需求, 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从多个方面采取干预措施, 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状态更好,患者术后各项恢复时间指标用时均较短,满意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躁动率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7%。
综上所述,手术患者恢复过程中要加强干预, 积极落实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以最快时间苏醒,预防躁动,增加满意率,可以借鉴。
参考文献
[2] 孙志普.综合护理对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1(4).
[3] 高亚男,张弘.综合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26).
[4] 刘春艳.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2(24).
[5] 李晓霞,李静,王艳.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36).